中医如何治疗秋燥感冒
主症:秋燥有凉燥、湿燥之分。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声重、口干、鼻干、咳嗽少痰,脉细者为凉燥;发热、汗出、口舌干燥、干咳无痰,脉细数者为温燥。
治法:宣肺解表,止咳化痰。
选方:杏苏散、桑杏汤。
①杏苏散:杏仁、苏叶各10克,陈皮8克,前胡、枳壳、桔梗、半夏、茯苓各10克,甘草5克,大枣1枚,生姜2片。
②桑杏汤:桑叶、杏仁、淡豆豉、栀子、淅贝、梨皮各10克,沙参15克。
杏苏散有宣肺化痰止咳作用,用于凉燥之症。桑杏汤有清肺化痰止咳及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燥之症。
加减:凉燥症若恶寒甚,无汗者可酌加荆芥、防风以散寒解表。温燥症若津液伤较甚者酌加麦冬、玉竹滋阴养肺;热重者加石膏、知母清肺泄热;痰中夹血配门茅根清热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