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
1.形态构造
心脏的血液是通过冠状动脉来供应的。冠状动脉主动脉根部发出,是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有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两支,走行于心外膜下。左冠状动脉供应心脏左半部分的血液,右冠状动脉供应心脏右半部分的血液。
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起始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冠状动脉窦内,直径4~5毫米,向前下方行进2厘米左右分为前降支和吲旋支两大支,然后各支又分出许多小的分支。
右冠状动脉:起始于主动脉根部的右冠状动脉窦。沿右侧房室沟走行并发出许多小的分支。
在左右冠状动脉之间,冠状动脉的大分支之间,有许多小血管把它们联系起来。这种动脉之间的联系在医学上称为侧枝循环。在正常情况下,侧枝循环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只有在主要供血的血管有病变,不能保证血液供应时,侧枝循环才开放。正是由于侧枝循环的存在,使得左右冠状动脉分支的血液互相沟通,减轻了病变血管供血区域心肌的损伤。
2.冠状动脉血流量的调节
心脏的收缩排血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它的能量供应大部分以ATP的形式来提供,而ATP在心肌组织中没有氧气就不能产生。虽然心脏的重量只占身体重量的1/200左右,但正常情况下供应心脏的血液却占全身血液形态构造液供应量的1/20,可见心肌组织耗氧量巨大。在运动时,心脏活动加强做功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以保证心肌氧和营养的供应。
那么.是什么因索调节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呢?在正常状态下,调节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主要因素是血管阻力和冠状动脉系统灌注压。
在灌注压一定的情况下,血管阻力越大,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就越小。血管阻力越小,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就越大。决定血管阻力的因素主要有血管直径、血液黏稠度、周围心肌组织对冠状动脉微小血管的压迫等。当血液黏稠度增高时,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血管阻力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存心肌收缩期,由于心室壁对心肌内冠状动脉分支血管的压力升高,压迫心肌内的小冠状动脉分支,阻碍血液流通,所以心脏的血液供应主要发生在舒张期。在舒张期,当心室舒张期压力增加时,也可压迫心内膜下的毛细血管,影响心内膜下心肌组织的血液供应,所以心内膜下是最容易发生心肌缺血的部位。
血液的黏稠度和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在心肌内的受压情况,在短时间内基本一上无变化,因此,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主要受冠状动脉灌注压及冠状动脉直径的影响,而且冠状动脉的直径与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是四次方的关系。冠状动脉的直径稍有扩大,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即明显增加。冠状动脉的直径受机械性狭窄(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收缩或痉挛(主要是由于病灶局部或血液中缩血管物质引起)的影响使血管内径变小,同时也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神经和体液因素通过影响冠状动脉的舒张与收缩而增加或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心肌氧的供应和消耗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当心肌需氧量(即耗氧量)增加时,冠状动脉的血流通过调节,迅速增加,使心肌氧的供应又与需氧保持平衡,所以冠状动脉血流的调节是保证心肌氧的供需的重要条件,若冠状动脉本身在功能或结构上发生障碍时,将出现冠状动脉血流调节跟不上心肌需氧状况,而导致心肌供氧或供血不足等病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