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是如何确定后宫佳丽的侍寝顺序

  现代很多女性都喜欢看后宫剧,其实这其中的一部分心理也是来源于对古人婚姻生活的好奇。有人会问,皇上后宫佳丽三千,应该如何宠幸呢?事实上,不同朝代的侍寝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下面,小编从心理学角度为你分析历史故事,一起看看男人喜欢的女人类型都是啥样!

  历史故事

  周代嫔妃与帝王共寝讲究日辰

  周代时,尚未有敬事房太监所司之职,皇帝的房事是以日、月、星、辰来决定的。周代人央定事情喜欢按天体、阴阳、历数来决定顺序。甚至嫔妃和帝王同床的顺序,决定起来也要依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所谓依照月的阴晴圆缺,首先要搞清楚,在每月初一到十五月亮会逐渐满盈,而由十五到三十的后十五天则会逐渐变缺。以此推断,初一到十五,宠幸的对象由地位较低的开始进行到地位较高的;而后半月则正好相反,是由地位高的逐渐安排到地位低的。

  汉昭帝的后宫召幸受制

  到了汉代的元凤政变后,霍光的权势达到无人能够制约的地步,霍氏外戚集团完全控制了汉廷内外、朝野上下。霍光虽然无皇帝之名,但已行皇帝之实。霍氏专权,连汉昭帝刘弗陵的官帏召幸妃嫔也要受霍光控制。汉昭帝即位时仅八岁,四年后立上官氏为皇后。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甥女,时值六岁。

  汉昭帝刘弗陵稍大后,就被霍光的左右亲信层层包围*起来。外有霍光的两个女婿担任皇宫卫尉保护皇帝出入,内有皇后——霍光的外甥女在监视。

  皇宫人员都顺从霍光的旨意,甚至于以皇帝体弱为由,示意御医们让皇帝“禁内”,禁止皇帝去别的妃嫔处居住,更不许召幸。

  霍光还规定皇宫内所有的女人都必须穿有前后裆的裤子,不许穿裙子。而且所穿的前后裆裤子还须多扎几根裤带,以免年轻皇帝性欲冲动而临幸其他的妃嫔,为的是让汉昭帝只专注他的外甥女,让上官皇后为昭帝生下一男半女,帝位的继承人要有霍氏家族的血统。

  这样,除了上官皇后外,众多后宫佳丽都不得侍寝皇上。不过,虽然上官皇后专房擅宠,却没有生下皇子皇女,直接导致了昭帝在位十三年。却无子嗣。更为荒唐的是,自霍光宣布后宫中妃嫔不准穿裙子多扎裤带的规定后,曾有好几个妃嫔因触犯此规定而不幸冤死黄泉。

  晋武帝坐羊车选寝妃

  西晋武帝司马炎后期生活腐朽、奢侈无度。公元273年,选中品以上文武官员家里的处女大批入宫。第二年又选下品文武官员和普通士族家里的处女5000人入宫。至此连同魏元帝及吴末帝孙皓的宫女5000多人,后宫的美女达一万以上。他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因为每天不知择谁侍寝才好,就以羊拉御车,羊在哪个妃子住的房前停下,他就与那个妃子饮酒作乐,并就寝于该妃之室。众妃嫔绞尽脑汁想法争宠陪侍,于是有的妃子便将竹叶插在房门边,有的把盐汁浸洒于门前空地上,从而引来皇上的羊车,以便能得到皇上的青睐。达到侍寝争宠的目的。后宫中的胡贵妃是晋武帝喜欢的妃子,因为胡贵妃不仅自身长得漂亮,性情柔和,关键的还是她善于诱羊,所以晋武帝经常在她那里留宿。

  唐朝后宫侍寝讲究顺序

  人们习惯上称“后宫佳丽三千人”,实际上,在唐朝三千不过是个虚数,唐朝的后宫多达数万名美女。由于美女众多,后宫侍寝的分配自然成了难题。不过,唐朝后宫女性有明确的地位,依次是:皇后;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以上为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嫒、充仪、充容、充媛(以上为正二品);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为正三品)、美人九人(为正四品)、才人九人(为正五品);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为正七品)、彩女二十七人(为正八品)。这些有地位的嫔妃,当然还有许多随侍的女官、宫女、杂役等,数目非常庞大。唐朝后宫陪侍御寝的顺序,是按照月圆月缺来制定的,与周代大同小异。

  每月的前十五日为渐满,后十五日为渐缺,所以从初一到十五就由地位低的轮到高的,十六到月底前则反由地位高的轮到地位低的,皇后及四夫人有优先权,九嫔以下则“九九而御”,即每九个人共同承恩一夜。

  详细一点说来,初一到初九是八十一御妻每九人共享一夜,十三是九嫔,十四是四夫人,十五就是皇后独享;同样,十六也是皇后独享,十七是四夫人。十八是九嫔,十九到二十一是二十七世妇,每九人共享一夜,二十二到三十则是八十一御妻每九人共享一夜。

  整体说来,皇后两夜,四夫人两夜,世妇六夜,御妻十八夜,对嫔妃而言是公平的分配,然而对于天子来说,不能*选择,又要一次应付好几个,实在不是愉快的事。虽然后宫嫔妃陪侍御寝的规定明明白白,但因为嫔妃众多,不时有人身体不适或月事到来,所以每夜的当班人很繁杂费事,因此宫内多半设置“女史”专管妃嫔侍寝皇上的顺序。

  唐代开元末年,唐明皇宫女妃嫔众多,于是挖空心思想出怪招——随蝶施爱。每到春天,唐明皇整天在宫中举行宴会,让众多妃子插戴鲜花,他自己动手捉一只蝴蝶,然后把它放飞,看它落到哪位妃子的身上,当晚便由那位妃子侍寝。后来,直到杨贵妃专宠,随蝶施爱这种选妃侍寝的游戏才停止不用。

  来选秀者身上会挂着一个小牌子,写着“某某旗某某官某人之女某某氏”,帝后面前也有一排小牌子,上面写的跟您身上挂的是一样的。由于人数很多,礼仪简单,所以这个过程其实是很快的。

  “留牌子”还是“撂牌子”

  帝后如果看着顺眼,就会示意将牌子留下来,而其他没被看上的,牌子就会被撤走,这就是民间所谓的“留牌子”和“撂牌子”。

  被撂牌子的女性,就可以回家去*婚配了,而被留牌子的……别激动,不要以为留了牌子就代表您是后宫主位了,“留牌子”的正式称呼是“记名”,说白了,就是通过海选了,等以后再参加复选。

 

  出宫

  不过无论是被留牌子还是被撂牌子,这天选完后都会出宫,出宫的时候还有小礼物,有的说是给一顿“官饭”,有的说是给一匹布,也有的说二者都有,反正大家从大半夜的就开始准备了,忙了小半天,无论帝后中不中意,别空着回去就是。

  想要选秀成功需要靠什么

  STEP 1 “穿”个好户口很必要

  如果穿越的时候不幸运,没有穿成正身旗人,甚至连上三旗包衣都没穿成,那么您好想办法重新穿越。

  以清代宫廷选秀来说,天下的女子以其户口进行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可以参加一般选秀的、可以参加内务府选秀的,以及不允许参加选秀的。

  内务府选秀

 

  主要是为了挑选宫女。虽然宫女也有极小可能成为后宫主位,不过大部分宫女都是进宫伺候别人的,天天缝缝补补,被呼来唤去。好不容易能回到清代,还要低三下四的,估计您肯定不乐意。

  参加一般选秀的

  就是要选进宫内作为皇后乃至于妃嫔的。清代要求,这种选秀,户口是八旗旗人里的“正身旗人”,换句话说,就是有正式独立户口的旗人们,才有权利参加后妃的选秀。

  不允许参加选秀

  选秀理论上是每隔三年进行一次,但是也不是一定就要整三年一次,遇到帝、后的丧事或者其他理由,都可以延后、改期乃至取消选秀。

  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是选秀的准备工作,现在您有了正身旗人的户口,有了可以给您参加选秀机会的家世,于是和您聊一聊这选秀的流程。

  咱正身旗人都有特殊的户口,儿女一生下来就要上“旗档”,俗名儿又叫“花名册”。比如说您,某某年某月出生,算着您今年13岁了,您家里人就要去本旗本佐领里给您“报选”。

 

  清代有要求,凡是符合选秀要求的正身旗人女子,若是没有参加过选秀,是不许嫁人的,一旦没经选秀就嫁人,会被视为重罪论处。

  即使是到了选秀那年,您正好生病,也会被安排在下一次继续选秀,所以参加选秀这是没跑儿的。

  凡是“报选”了,就慢慢等着选秀了。这个选秀理论上是每隔三年进行一次的,但是也不是一定就要整三年一次,遇到帝、后的丧事或者其他理由,都可以延后、改期乃至取消选秀,这个决定权呢,当然在皇帝本人了,当皇帝幼小的时候,决定权则在太后等实权者的手里。

  比如说您13岁“备选”,等了两年,在15岁的时候朝里面传出来选秀的消息,您就可以准备参选了。参加选秀之前,首先要跟自己旗里去问“日子”,也就是选秀的具体日期。清代选秀人数较多,所以会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和安排。

 

  如果您参加的这次选秀是在嘉庆二十年之前的,那么选秀是按照各旗参加选秀的人数来均衡分配的,一天两个旗。

  举个例子说,如8月3日要选镶黄和正黄两旗,那么这天的顺序就是镶黄旗满洲、镶黄旗蒙古、镶黄旗汉军、正黄旗满洲、正黄旗蒙古、正黄旗汉军六班儿。

  第二天选正白旗和正红旗,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而如果您参加的这次选秀是在嘉庆二十年之后呢,第一天是八旗满洲、蒙古的二品大员以上的女儿统一选一天,剩下的再按照旗色从第二天开始选。

  STEP 4 选秀出路面面观

  至于后妃回家省亲,更是没有了,唯一例外,就是瑾妃曾回娘家省亲一次,不过那时已是1923年的民国十二年了。

  您好不容易第一次海选被留牌子,于是就慢慢等待吧,啥时候复选,就没准了,一般来说要隔个一两年,主要是让秀女再成长一下,毕竟初选的时候大概都是15岁未满。

  复选跟选秀的流程差不多,不过相对来说,人数少了很多,但也依然是从神武门进,然后进后宫某处挑选。

  复选成功之后

  前面我们讲过了,一般的选秀是选八旗正身的女儿,选中了即入宫作为后妃主位。而内务府选秀,则只选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三个旗的“包衣”。

  清代八旗之下,都各有一个“包衣旗”(注:包衣旗并非实体,事实上依附在各旗满洲旗分下)。包衣,是清代入关前就服务皇室和旗主的特殊旗人,清代文献里把他们称为“旗下包衣”“包衣旗人”,或者“家人”。

  您可以简单地把包衣理解为是一种奴仆,不过这种奴仆跟我们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启孮先生曾经把它形容为“名为主仆,分同家人”,您可以仔细体会一下。

 

  八旗的包衣里,镶黄、正黄、正白三个旗的包衣专门服侍宫廷,内务府选秀就是为他们准备的,而选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选后宫主位,而是为了挑选宫女。

  内务府选秀,或者说选宫女的步骤跟正身旗人的选秀差不多,区别有以下几点:

  正身旗人的选秀理论上三年一次,内务府选秀理论上一年一次,一样是到了年份询问帝后是否进行。

  正身旗人的选秀出身要求较多,而内务府选秀只要求女性11岁以上,非残疾、非嬷嬷之女、非回番之女即可。

 

  至于没选过秀不能结婚,以及其他流程,二者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内务府选秀的结果也跟正身旗人的选秀相仿,有以下三种:

  内务府选秀的结果

  撂牌子

  允许回家*婚配。

  指派

  这个跟正身旗人选秀里的指婚相似,内务府选秀的秀女有可能被指派给近派宗支的王公府里服务。当然,是作为使女被指派去的,不过也有可能被王府的王爷收作妾室,乃至于称为王府的侧福晋。

  留牌子

  内务府选秀没有初选和复选的分别,只有一次选秀,选中的即留在宫中培训,培训主要是洒扫、针绣、礼仪等等,然后根据表现和需要,被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的工作。

  如果被选当宫女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

  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二十多岁也不准私自聘嫁,如有违例,她所在旗的高行政长官——该旗都统要进行查参,予以惩治。

  各旗选送的秀女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

 

  由于众多秀女的家庭背景不一,官宦人家尚有车辆,而兵丁之家只能雇车乘坐。因此,乾隆时规定:“引看女子,无论大小官员、兵丁女子,每人赏银一两,以为雇车之需。……此项银两,……著动用户部库银。”

  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上,由本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次序,称为“排车”,根据满、蒙、汉排列先后的次序。

  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为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车树双灯,上有“某旗某佐领某某人之女”的标识。

  初选完毕的秀女们在神武门外依次登上她们来时所乘坐的骡车,各归其家。

  靓丽的容貌是否是当选秀女的主要标准呢?

  当“秀女”二字映入人们眼帘时,人们的直觉是秀女应有沉鱼落雁之貌,然而,靓丽的容貌是否是当选秀女的主要标准呢?

  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阅看时,必须着旗装,严禁时装。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好色”也是极不名誉的。

  “美女祸国”从来都是帝王和他们的大臣们翻云覆雨的护身符,因而这一标准总在若即若离、讳莫如深的扑朔迷离中。

 

  乾隆四十三年(1778),一位县学生员拦下御驾,恳请乾隆皇帝就削减皇后乌拉那拉氏丧仪之事下罪己诏,致使龙颜大怒,但仍未忘记陈述那拉氏册后“并非以色选爱升”,后来失宠,亦是“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爱弛”,总之绝不肯承认自己好色。清统治者公开的两条标准,一是品德,一是门第。

  清代册封皇后、妃、嫔的册文中常常见到的是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诞育名门”、“祥钟华阀”等等。其中,门第又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的相貌奇丑,但她是慈禧皇太后的侄女,因此,她成了皇后。

  被光绪皇帝视为红颜知己的珍妃入选时,她的父亲是侍郎长叙,祖父是曾任总督的裕泰,伯父是广州将军长善,长善又是大学士桂良的女婿,是恭亲王奕訢的连襟,因此他他拉姐妹双双入选为珍、瑾二嫔。

    结语:通过以上的文章,你一定会对“后宫的那些事情”有了一些了解。事实上,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都是相一致的。现代女性更为幸福,她们能够为自己的爱情争取权利,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该珍惜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