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使用紫外线消毒 医生也需要了解的科普

  紫外线杀菌设备

  紫外线消毒器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通过紫外光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紫外线杀菌设备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

  在医疗环境卫生中,利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杀菌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静态空气直接照射法,通过悬挂紫外线灯或者紫外线灯车直接照射,其缺点是照射不到的地方不能消毒,消毒时人不能在场;其二,流动空气消毒法,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这种消毒机恰好可弥补以上两点缺陷。流动空气消毒机工作原理是通过室内空气循环,对通过消毒机内的空气进行杀菌,从而达到对整个室内的空气消毒的目的。

  目前各个紫外线设备通过安装紫外线灯管达到消毒空气,消毒水的目的。

  以上两种方法用途也逐渐普及,走向了家庭,办公室,公告场所。功能也多样化,甚至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民用版本加入了定时、有人在场自动关闭、远程遥控灯功能。除菌效果显著,能起到预防、保健等作用。

  使用标准

  医疗参照卫生行业标准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条款执行:紫外线杀菌灯吊装高度距离地面 1.8-2.2 m;功率按照 1.5 W/m3 进行计算配置;使用时环境相对湿度要低于80%、环境温度好在 20°C -40°C,且需在封闭环境下至少照射 30 min。使用中的紫外线杀菌灯在1m处的辐照强度≥70μW/cm2 为合格。灯管9000小时紫外线强度维持率>85%。紫外线可杀灭空气中的病毒,每10 m2悬挂1支30 w紫外线灯管为宜,悬挂高度一般不超过2 m,每次照射30~60 min[28]。

  按照国家标准 GB 19258-2012《紫外线杀菌灯》的要求对紫外线杀菌灯的辐射照度进行隔天测量。

  使用注意事项

  1、紫外杀菌灯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老化,辐照强度不足时可能达不到杀菌效果,我们应定期检测紫外线杀菌灯的辐射照度,发现强度不够时应立即更换。

  2、应在标准规定的要求下使用紫外线杀菌灯,当使用环境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 尽可能缩短紫外线杀菌灯辐照强度的检测周期,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提醒医务人员调整照射 时间以保证杀菌效果。

  消毒作用的原理

  以破坏微生物体内的DNA与RNA结构,使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断裂、交联或形成光化产物。波长在185nm左右的紫外线,还可以作用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臭氧,也能达到杀死病毒和细菌的目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遗传物质是RNA,紫外线可以作用于病毒的遗传物质,导致病毒的RNA断裂,使其不能正常合成所需的蛋白质,从而杀灭病毒。

疫情期间如何使用紫外线消毒 医生也需要了解的科普

  光谱图,其中紫外线里UV-C段254nm波长杀菌消毒效果好,因此目前用来消毒杀菌的紫外线灯以254nm波长的紫外线居多。不同的波长的紫外线有着不同的医疗应用价值。

  电光性眼炎(Photokeratitis电光性角膜炎)

  发病机制

  角膜可透射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光线,但会吸收紫外光谱中的光线。吸收主要发生在复层角膜上皮,可在数小时内导致表层上皮细胞死亡和脱落。

  UV-A(波长320-400nm)在光谱中属于只有10%-20%能被角膜吸收的那部分,而UV-C(<290nm)几乎100%能被角膜吸收。日光UV光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暴露于波长约290nm(这是介于UV-B和UV-C之间的临界值)的光线相关,其光线能量被角膜上皮吸收的程度大。

  光线暴露可以破坏角膜上皮伤害感受器轴突终端。在没有角膜上皮的情况下,上皮下神经丛受到各种环境影响而产生刺激,进而导致角膜疼痛。

  角膜上皮表层再生以及症状和体征消退见于24-72小时内。动物模型研究表明,这一迅速反应源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MIF是宿主警报系统和应激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