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为什么那么火?老干妈为什么不上市?
老干妈火遍国内外,产值也颇丰厚,但是创始人陶华碧却坚持不上市。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靠辣椒酱致富的老干妈可以做到这么成功?
老干妈为什么那么火
一瓶辣酱改变命运 “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老干妈之所以这么牛,跟产品定位是分不开的。
1、合理稳定的价格
以老干妈的主打产品风味豆豉和鸡油辣椒为例,其主要规格为210g和280g,其中210g规格锁定8元左右价位,280g占据9元左右价位(不同终端价格有一定差别),其他主要产品根据规格不同,大多也集中在7-10元的主流消费区间。
基于老干妈的强势品牌力,其他品牌只能选择价格避让,比如,李锦记340g风味豆豉酱定价在19元左右,小康牛肉酱175g定价在8元左右,要么总价高,要么性价比低,都难与老干妈抗衡。
这就造成了整个调味酱行业定价难,低于老干妈没利润,高过老干妈没市场。老干妈的价格一直非常稳定,坚守价格定位,价格涨幅微乎其微,不给对手可乘之机。
2、不打广告,全靠群众
老干妈之所以低调就是她从来不打广告,在广告上从来不花一分冤枉钱。全靠最原始、最本真的口碑宣传,正所谓:“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老干妈这一落后的理念在我们营销人员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正所谓:“酒香还怕巷子深啊”。累积纳税几十亿的老干妈,自创业之初,首要原则就是诚信纳税,不按时交税睡不着觉。这个犀利的老太太靠小小的辣椒酱,成为地区的纳税大户,销售大王!“老干妈”也成了值得信赖放心购买的辣椒酱,最终培养起了较忠诚的顾客群。
3、独特的美味,过硬产品质量
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吃过“老干妈”吧,甜中带辣,辣中有鲜。风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辣椒酱加工初期全采用手工剁制,虽然劳动力大,但可保证原料的口味正宗,经持续的研发调制,加之黄豆、花生为辅料,形成风味豆豉、鸡油辣椒等产品的雏形。从建厂初期,陶华碧严抓质量关、食品安全,在贵州各地建立起多座辣椒种植基地,大豆油均采用进口豆油,其它原料则对供应商资质、产品质量等级验测苛刻至极,好的原材料造就好的产品质量,老干妈也就是靠过硬的产品质量、亲民的价格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4、显眼的产品包装
老干妈产品瓶外签呈现火红色,字体呈黑色,左上角是陶华碧老妈妈的头像,这一包装设计一用就是几十年,从未更改过,寓意老干妈产品永恒不变的主题思想。此包装曾一度被广告界评为最差强人意的包装设计,无任何美观可言。然而老干妈的定位就是传统,接地气。传统的工艺、传统的风味、传统的包装、传统的渠道操作手笔,与传统两字连成一线。随着老干妈火遍大江南北,老干妈的火红外包装,特别是头像,成为产品畅销的唯一标识符号。很多产家开始纷纷效仿“老干妈”。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陶华碧堪称时代的楷模,她这种不怕吃苦,把钢炼就成精钢的匠心精神,一坚持就是坚持了30多年,慈爱、纯朴而富有大智慧,是新一代的楷模,女神。
老干妈为会么死活不上市
细分析,老干妈的担心有两层:上市,一是怕被别人骗,倾家荡产;二是怕骗别人,圈人家的钱不道德。老干妈此说倒是与2000年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股市玩场论有几分相似。但如果全国人民都学习老干妈,坚持“四不”,甭说别人,首先不高兴的是银监会和证监会——他们的工作不会是可有可无吧?
国内还有很多像老干妈一样不愿上市的企业,像娃哈哈、顺丰等,它们没有上市却仍是很棒的企业。
其实,上市与否是一个公司的自主选择,尤其对家族企业而言。简单地说,选择做公众公司,除了每年增加一些必要的事务性费用支出,更重要的是需要承担持续性的义务和责任,要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地披露可能对股票交易产生影响的重要信息,还必须按照《*公司法》和国际惯例,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共同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保障股东的利益和上市公司规范经营运作。
相比之下,家族式企业内部如果资金、生产、经营各方面运行良好的话,不上市未必不是一种适合自己的选择。老干妈的商业模式非常单一:收款——发货。由此可见,只要把商业模式做到简单、极致,企业也能做大做强。
老干妈掌门人陶华碧坚持“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的背后,折射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资本市场。长期以来,股市一直难以改变“圈钱”的形象,也确实存在上市公司变脸、欺诈等诸多问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总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趋于理想化。如若资本市场越来越完善,更加有特点和针对性,或许老干妈也会愿意跟它扯上关系。
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是个怎样的人
媒体圈的人都知道,想采访到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老干妈陶华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关于老干妈的新闻,大多还是来自多年前的报道。7年来,并不是没有记者对她进行“围追堵截”,而是每当有记者走近她时,她要么选择不吱声,要么就索性“逃跑”。
据一位媒体同行介绍,有一年参加全国两会,在人民大会堂门口,老干妈又被一群记者围堵了起来。无奈之下,只得故伎重演——“逃跑”。一不留神,跑错了方向迷了路。后来,有工作人员找了许久才找到她。
这一次,虽然天天参加贵州团的分组讨论,给陶华碧拍照的记者也很多,但无一例外,都没有人敢上前去邀约采访,估计是碰钉子次数太多的缘故。
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最近关于老干妈的一篇报道,是某网站两天前的一条图片新闻,内容只有一句话——亿万富豪老干妈陶华碧上两会。记者看到,就算只有这句话,转载和评论也非常多,可见陶华碧的粉丝之众,受关注之高。
老干妈自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场,本报记者也不敢贸然前往采访,生怕一个不小心,被她拉进黑名单。据老干妈的保健医生麻文静介绍,有个代表想和老干妈合影,硬是说了几天的好话,她才答应。
“她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任何财务知识,但她喜欢钻研,记忆力惊人,不畏艰难,执著于想做的事,对金币近乎偏执的重视,绝不涉足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每一次迈出扩张的脚步都慎之又慎。2012年,她以36亿身家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2012年,老干妈产值达33.7亿,纳税4.3亿,人均产值168.5万元。”——这是记者在网上能搜索到最近的一篇,关于老干妈财富的报道。
这么多年来,但凡和老干妈有关的报道,都少不了这句话——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上市,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事。
那么,时过境迁,老干妈的原则和底线,她自己有没有打破呢?
“截止到今天,我还是没有借过一分钱。”陶华碧的语气铿锵有力,明显充满着底气和骄傲。她说自己依然坚守底线,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