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疲劳症妙招
慢性疲劳综合症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殊的治疗手段,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方法则可取得明显的疗效,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慢性疲劳综合症(以下简称cfs)是本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个新病种,以中年劳动者尤其是30~40岁女性多见,发病率较高,典型症状有形体严重疲倦、头昏头痛、记忆力衰退、肌肉关节酸楚、食欲不振、神志恍惚、发热恶寒等。本病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殊的治疗手段,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方法则可取得明显的疗效,表现出极大的优势。为使中医药治疗cfs取得更佳的效果,现提出一些基本思路与方法,供同道参考。
1、溯源畅流,寻求中医药治疗cfs的线索
溯源畅流,是运用过去已有的实例和知识去认识与解决新问题,乃至创建新理论。比如,cfs虽是新近发现和认识的一个病种,但它绝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一个病种,人类历史上应该有类似疾病。这就需要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去追溯中医文献中与cfs相关疾病的渊源沿革,从中启发思路,提示研究的线索,得出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和方法。简言之,就是要对cfs进行中医定位,以便统一中医对cfs的认识,使中医药治疗有的放矢。
根据cfs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历代各家学说的有关内容,cfs与百合病、脏躁症、各类郁证、虚损等都有类同之处,中医对这些疾病的辨证治疗方法都可借鉴于cfs的治疗。但又未免失之偏泛。从本质来说,cfs作为一个综合证候群,似乎也不能为百合病等单一病种所涵盖。鉴此,笔者曾悉心比较,认为将本病定位于李东垣所述的脾胃内伤病比较合适。这是因为:在发病学方面,cfs往往是由长期工作紧张、饮食不节、身体素弱免疫力低下、精神刺激以及感染某种病毒等引起,这与脾胃内伤病的致病因素基本吻合;在病理学方面,cfs与脾胃内伤病均为机体营养不良、五脏内虚、各系统功能紊乱;在诊断学方面,cfs与脾胃内伤病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机体多系统的慢性病变,二者具有极大的同一性;在治疗学方面,李东垣习用人参、黄芪、当归、五味子、升麻、柴胡等组方以治脾胃内伤病,根据现代中药药理分析,这些药物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心血管系统,使心肌收缩有力,舒张完全而显著,且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其药效几乎囊括了现代医学对cfs的所有治疗方案(1)。
2、立足临床,规范cfs的中医诊断标准和辨证纲领
尽管目前医学界对于cfs的诊断尚缺乏特殊意义的检查指征,但holmes在1988年根据cfs的临床表现制订了如下诊断标准。主要标准:①半年以上持续性或间断发作性疲劳和衰弱,卧床休息后不能缓解;②根据病史、体征和化验结果排除其他各种疾病可能引起的症状。次要标准:①低烧;②咽痛;③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痛;④不能解释的肌力衰弱;⑤肌痛;⑥体力活动后24小时疲劳仍不消失;⑦头痛,无红肿的游走性关节痛;⑧神经或精神症状;⑨嗜睡或失眠。体征标准:①低热(口温37.6~38.6℃、肛温37.8~38.8℃);②非渗出性咽炎;③颈前、颈后及腋窝淋巴结肿大。holmes指出,具备2项主要标准和6项以上次要标准,以及2项以上体征标准,或者单纯症状标准超过8项以上者,均可初步确诊为cfs(2)。
经过10年来人们对cfs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发现holmes的诊断标准本身尚有诸多缺陷,如缺乏某些病毒抗体的检查、脑颞叶检查等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然而,时至今日,中医却还没有建立富有特色的cfs诊断标准及辨证体系,这已成为当前中医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规范cfs的中医诊断标准和辨证纲领,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规范cfs的中医诊断和辨证纲领的基本过程及注意点,大致可以概括为5点。
第一,按照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中医特色,纳入中医诊断内容。很显然,holmes所提出的cfs诊断标准,是一种西医的模式,中医可以借鉴,但不能亦步亦趋。我们应该结合中医收集的诊断素材,如舌脉之象、症状属性、阴阳变化、脏腑病症特征等,丰富cfs的诊断内容,从而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cfs诊断标准。
第二,将收集到的所有cfs临床表现进行鉴别比较,参照holmes诊断标准,抓住其特征,按中医理论概念确定其属性。属性总以阴阳为纲,常可细分为脏腑、气血、寒热、虚实等相反相成的组对。
第三,立足中医临床,分别列出cfs的主症(必见症)、次症(参考症)、兼症(或然症),再以主症配次症、兼症的方法,综合临床见症,分析病症属性,据其属性分类,或用类比方法进行归类,如a1(主症)+a(次症、兼症)=a证(类型)、a2(主症)+b(次症、兼症)=b证(类型)……。由此得出辨证雏型。
第四,对已归类的症状表现重新审查,观其共同属性如何?若证型中的cfs症状属性一致,则其本质属性较为单一且肯定;若症状属性不一致,甚至有相反属性同时存在,则需进一步分析其是属“错杂互见”,还是“真假疑似”,最后通过演绎证明、实践检验的方法,确立其辨证类型。
第五,引入现代内容,运用数理方法,制定出cfs各项指征的域值、范围和参数内容,并求出诊断标准和辨证大纲中某些症状、体征概率高低、权重大小,以此得出cfs的本质属性。
3、认真筛选,确立中医治疗cfs的有效方药
(1)纵观国内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cfs的文献报道,大都局限于零星的个案报的方剂如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当归补血汤等,主要作用是扶正以祛邪,对于cfs之身体虚弱、久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康复皆有效果。
(2)针灸与cfs的预防康复。针灸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和神经体液、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激发调动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不但对cfs各系统的症状非常适应,而且能预防cfs的发生,帮助人体正常功能的恢复。中医应在确立经络腧穴择配原则的基础上,付诸于cfs防治的临床实践,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并有可喜前景的一项课题。
(3)气功、按摩与cfs的预防康复。气功或推拿、按摩等体育疗法都是通过集中意志,调整呼吸,节制运动,进一步提高防御作用、稳定作用和监督作用,以达到“精神内守”、“肌肉若一”。从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气功等能有效地加强机体的调整功能,从而加强机体有序化,最终达到内脏生理功能的自我控制(3)。气功、按摩、推拿在人体内产生的效应,对于cfs的预防康复非常有利。
以上提出的中医药治疗cfs的几点思路与方法,相互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在研究过程中,要防止分割及片面性。如果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cfs中医防治学术体系,那么,我们相信,中医药治疗cfs的质量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