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患病老人有何心理特点?
长期患病的老年人,根据他们患病时间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可以分为5种类型,各有不同的心理变化特点。
(1)早年型。指老年人在60岁以前就患病,一直延至老年期,这些老人对"病人角色”早已习惯,他们被疾病长期折磨,情绪消沉、忧郁和沮丧。他们往往把事业上的不成功,生活上的不顺心都归罪于疾病,同时义为此而牵累了家庭而感到烦躁不安,产生"何苦苟残喘”的念头。因此,其老伴和家属要在精神上关心和安慰他们.使他们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2)晚年型。指60岁以后才开始患病的老年人。他们往往不习惯于"病人角色”,不承认自己将一直患病下去.对疾病有一种盲目乐观的看法,相信很快就能根治疾病,千方百计求医求药。随着时间的推延,当他们渐渐地明白自己是一个"病人角色”时,又往往产生烦躁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晚年型老年病人的老伴,对病人在患病开始时,就要做耐心的解释工作,最好能配合医生给老人普及一点保健卫生方面的知识,或给老人一些这方面的读物。
(3)轻型。指一些患有轻度疾病的老人.如一些患早期慢性支气管炎或冠心病的老年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一般和正常老人差不多。但有的老人往往不把自己当成病人,情绪乐观、开朗。当然,这种心理状态是有利的一面.即可以调动身体内的积极因素和疾病作斗争;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可能忽视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使病情发展。也有部分老人,把自己小病视作"大病”,终日忧心忡忡,要求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因此,老伴要使轻型老人对自己的疾病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既不要小病大养,又不要熟视无睹.应该及时检查和治疗,使疾病早日得以治愈。
(4)重型。指一些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如心肌梗塞、癌症的老年人。他们的表现可以各不相同,有的表现为烦躁不安,认为自己的病反正无指望了,不愿接受,不与医务人员合作,甚至拒绝打针、吃药:有的似乎毫不在乎,对严重疾病后果从不考虑;有的则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不愿和任何人交谈,严重者还可能采取轻生举动。为了使这些老人更好接受治疗.老伴和家属有时需要把真实病情隐瞒起来,不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有的则需要开诚布公地把病情告诉老人,求得他的配合,这要根据不同老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来决定。
(5)卧床型。指一些长年累月几乎不能起床的慢性病,如瘫痪、年迈体弱的老人。他们对自己长期卧床不起急躁烦恼,而又无可奈何。卧床时间越长,获得外界信息越少.越可能使这些老人心理发生不良变化。他们所承受的身心痛苦较大,开始时还能配合医生和家属积极治疗,但时间久了便怨天怨地,埋怨医生无能,埋怨亲人服侍不周,有的还可以为一点小事而暴跳如雷。最后,他们由于卧床时间太长,性格反而转为情绪消沉.心情恶化,甚至出现厌世念头。对长期卧床的慢性病老人,老伴及子女一定要耐心、热情,生活上、治疗上给予良好的照料,并要使全家人员多与老人交谈接触,多向老人问候,主动询问老人的不适与需要,尽量给予满足,使老人心理感到充实。
以上5种情况可能交叉出现。作为慢性病病人的老伴应该熟悉其心理变化,注意老年病人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使他们在患病期间能够安心养病。保持心情愉快,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