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平衡便是最好的养生

"人活着不能为养生而养生,而要活得有价值,活得愉快。心态平衡是最好的养生。”已经70岁的黄丽娟一语中的,表明了自己的养生观点。她认为,人要有信仰、信念和精神追求,体现在事业上,就看为百姓做出了多大贡献;体现在人际交往中,就看有无宽大的心胸;体现在逆境中,就看能否做到宠辱不惊。如果心理保持平衡,并从中享受到幸福与快乐,自然能延年益寿。反之,如果整天为追求长生不老费尽心机,今天吃什么,明天喝什么,弄得心事重重,情绪不畅,自然也得不到快乐,长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活得是否愉快,关键在情志,在精神,在心态。

在奉献中感受快乐

以德养生,才有快乐。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不管做什么事,要处处为别人着想;别人有困难,要尽心尽力地给予帮助。作为医生,更要做到大医精诚,用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为患者解除痛苦。

一位48岁的患者因经济、家庭和工作等多重压力,得了冠心病,致使心脏冠状动脉出现明显的三支病变,多处狭窄均在90%以上,放置了7个支架。后来心绞痛仍频繁发作,一天内竟然能发作七八次,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他找到黄丽娟诊治。当时,患者情绪不稳,脾气暴躁又十分悲观。黄丽娟一边耐心安慰、劝导,一边仔细检查,向他讲清病情与心情和信心的关系,帮他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一边精心给予治疗。半年后,患者心情转变了许多,每次来都乐呵呵的,病情也缓解了。

黄丽娟分析,在为患者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心理治疗也很重要。让患者慢慢树立信心,心态平和地对待发生的一切,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会使病情大为改观。同时,每治好一位患者,自己也有成就感,感到工作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因而感到幸福与快乐。

在交往中分享快乐

与人交流,化愁为喜。如今的社会发展变化很快,人作为社会一员,要适应社会,与社会融为一体。比如,社会上有人发财,有人下岗,境遇不同,差别很大。如果眼睛只盯着发财,想要大房子,想开好车子,吃饭下馆子,欲望太高,物质要求太强,心理落差就越大,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调而生病。因此,要经常与家人、朋友、同事交流,正确分析和看待这些问题,学会知足常乐,顺其自然。心平气和了,病则无以生之。

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还为名利烦忧,到处找人询问。可以说,这种不平心理对身体极为不利。百病从气上得,不如找个亲近的人,诉说自己的烦恼,排解心中的不平,心气和顺了,气机舒畅了,也就不会计较身外之物了。一人愁,两人分担,一人乐,两人分享。

黄丽娟认为,恬淡虚无,无我忘我,才是养生之道。物质上淡然,心情上安然,交往上大度,做到忍让、理解、宽容,便会喜由心生。

在逆境中寻找快乐

自我排解,苦中寻乐。世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人生一辈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悲有喜,有忧有愁,甚至有诬陷,有牢狱之苦。处在逆境中,容易悲伤痛苦,情绪低落。时过境迁,还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不能自拔。特别是遭人误解,更是激动、愤怒不已。这些不良情绪,都不利于养生。而在苦中寻乐,善于自我排解,自我减压,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患者从心绞痛到心梗、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是有个发展变化过程的。医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如能正确理解和认识自我调养在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调整情志,保持心绪缓和,而不是恐惧、悲观,就能延缓病势的发展和恶化。同样,高血压患者降压之后,也必须注意情绪稳定,这对减轻病情、避免中风有重要意义。这即是"已病防变”,必须做到心态平和的原因。

黄丽娟说,患者如此,正常人也是如此。如意时,不要得意忘形,沾沾自喜,即使有人赞赏自己,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被人误解时,不要生气,要分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逆境时,不灰心丧气,要与人敞开心扉,在交流中得到鼓励,获得勇气和力量。保持从容平和的心态,包容一切,避免烦闷在心,造成肝郁气滞致病。时时事事心态平衡,快快乐乐一世一生,此乃养生之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