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老年人的行为变化
如何对待老年人的行为变化
老年人的行为变化反映出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比如在一些老人身上表现出"返童现象”,变得贪吃、贪玩,吃东西没有节制,甚至要吃到消化不良,拉肚子为止。还有些老人表现出天真得像小孩子,而且这种现象妇女多于男子,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许多老人都有"怀旧现象”,往往喜欢忆当年,十分留恋往事,甚至饶有兴趣地谈起自己当年的恋爱史。
许多年轻人不理解老年人的心理行为变化,认为老年人"古怪”、"难弄”,事实上老年人的行为变化是符合老年人心理特征的,作为小辈要理解老人,照顾好老人的生活,主动避免矛盾和冲突,也可让他们参加一些看孩子之类的家务活动,使老人从第三代的身上得到鼓舞和欢乐,保持心理年轻。
如何避免伤害老人的自尊每一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自尊心,但老年人多数自尊心特别强,认为自己年龄大,阅历多而理应受到尊敬。因而无论在家庭中或社会上都喜欢发表权威性意见,要求别人,尤其是小辈对自己顺从,往往表现十分固执,甚至独断专行。但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发表的见解常常脱离现实,不符合客观规律,因此,不为别人所重视,当他发现这一点时,又容易产生自卑感,表现出消极、沉闷,不求进取。青年人和小辈,要懂得老年人的这种心理,倾听老年人把自己的意见讲完,不要嫌老人罗嗦、讲话不合时宜而经常打断老人的话,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伤害老人的自尊心。但另一方面,要经常给老人讲些新鲜事,鼓励老人通过学习,接受新事物,新观点。老年期抑郁症的病因老年期抑郁症从病因来分,大部分发病原因是由于心因性引起,也就是社会心理因素的原因致病。另外的则是原因不大清楚的与机体本身素质和生物化学的改变有关。但不管属于那一类型,人随着年龄的增大,首先在性格上会逐渐起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比较缓慢,不易为人注意:如向顽固、自私、自我中心、狭隘、多愁、悲观、老而无用以及孤独无援感等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躯体各器官的功能也会下降。当躯体出现老化现象后,精神方面也就会弱化,这就为患病奠定了基础。此时,只要稍有情绪刺激,就容易发生精神崩溃,导致抑郁症的产生。对外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刺激,一般老年人虽与青壮年人一样,但是机体产生的反应程度却不尽相同,老年人的反应要强烈得多。而且有一些社会心理刺激因素只发生于老年阶段,如离休、退休带来的问题就很突出。其实离休、退休是一种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它保证了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体现了国家、人民对老年人在青壮年时的辛勤劳动的报答,是一种社会的反哺。但是处于这一阶段的老人,常常由于承受不了离休、退休带来的社会身分、家庭与经济地位改变的打击,即不再起主导角色的作用,终日无所事事,丧失工作,儿女不需自己照顾,不但有寂寞隔绝感,而且感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情绪快乐不起来,故整日忧忧郁郁;有时也可因居住条件的限制、迁居等,造成老人的适应不良,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变化;更可因配偶、家人或朋友的离去或死亡,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可见对离休、退休这一阶段处理不好,不能很好地适应,往往可导致精神障碍,产生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