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 中医四小经典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所以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中医养生。现在正是冬季,大多数人在养生方面,以养阴为主。这种理论,在保健方面更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来看小编介绍的有哪些关于中医养生的。

  中医四小经典有哪些

  中医四小经典人们一般认为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该书内容通俗易懂,体裁一般都是的诗歌形式,而且朗朗上口,更有利于大家的记忆。是明清以来医学入门必需要读的书。

  《医学三字经》全书简单易懂,非常好学,是古代学医者和现代师承派必背医书。该书著作于清代,本书体裁是三言歌诀,并附以注释。一共有四卷,前两卷讲述医学源流及内科、妇科、儿科;第三、四卷讲述临床常用方及配伍应用;附录为藏象和四诊等。

  《濒湖脉学》成书于明代,全书讲述了27种脉象,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等。同一类脉象用“相类诗”、“主病诗”加以归纳阐述。此书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李时珍所写的27种脉象,第二部分是其父李言闻根据宋·崔嘉彦所撰《脉诀》所写,讲述了脉象的多种问题。全书体裁为七言诗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是学医必背蒙学书籍。

  《药性歌括》又叫《药性歌括四百味》,成书于明代,全书是四字真言讲述四百余种中药的药性、功能应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如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运用上手,相反的就是畏恶,可以见到吉凶。”,是学医者必须有的口袋书。

  《汤头歌诀》写成书于清代,也是以七言诗歌为体裁,记述了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种,320首方歌。全书记述齐全,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方歌中,内容简明,方便人们学习音韵工整,便于记忆。

  此四小经典,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诗歌体裁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实用性强,便于记忆,极适合初学者、临床工作者和中医学爱好者使用。

  中医四大经典有哪些

  中医四大经典是指在中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中医学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及气候、饮食等的关系。

  人体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也是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说明的。由于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如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

  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如,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归类属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

  根据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应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

  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提出以下治疗原则

  1.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

  2.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

  3. 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 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

  中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创建了以下治疗原则:

  1.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土和水,指脾肾两脏,培土制水,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又称温肾健脾法。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3.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

  4.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金和木,乃肺肝两脏。佐金平木,即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又称清肺泻肝法。

  结语:听了小编的以上讲述,大家是否对中医的经典方法以及中医的五行有所了解呢?相信大家阅读完之后肯定是有点收获的,希望大家可以继续努力不要放弃,只有坚持不懈才会的登上中医养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