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那些疾病可以夏天治疗
炎炎夏季已经来临,每位养生人士是否都闲下来了?平时是不是只是在喝茶上养生了。这里贴别提醒大家哦,千万不要错过夏天的治病时机哦!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冬病夏治”这个词,那么什么是冬病夏治了?哪些疾病可以了?冬病夏治三伏贴又是什么了?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冬病夏治吧!
目录
3、冬病夏治5种常用的中医方法 4、冬病夏治的好处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冬病夏治近年越来越火爆,每逢三伏天来临,全国各地的中医院都不遗余力地推广冬病夏治主打药物“三伏贴”。为规范市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要求加强“三伏贴”技术应用管理,规范临床应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疗效。特别指出,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加强“三伏贴”技术应用管理,规范临床应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疗效。特别指出,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
医院服务结构通知规定了“三伏贴”应用范围,以及开展“三伏贴”服务机构、操作场所、操作人员等的基本要求。明确“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三伏贴”处方用药及穴位选择应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拟定,明确其禁忌症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经本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审议后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中医药管理部门备案。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制定处理措施,确保其应用安全。医疗机构应开展“三伏贴”效果评价工作,效果评估作为医疗机构下一年度能否开展“三伏贴”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组织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推进“三伏贴”科学化、规范化开展。
通知还要求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加强对“三伏贴”应用的监督管理,对存在操作人员不符合要求、应用不规范及夸大宣传效果等不规范行为的医疗机构予以处理。
冬病夏治简介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冬病夏治风湿病
民谣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却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随着夏季的逐渐到来,不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减轻甚至完全缓解,于是就不再重视饮食、起居、锻炼甚至自行停药。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夏季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和缓解的佳时机,患者如果能在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后,积极坚持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起居禁忌,适度锻炼,将对病情的缓解和稳定大有裨益。
提醒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很多,其中敷贴法和饮食疗法简单、易行,坚持夏季治疗能大大缓解冬季的病情,有的病在夏季坚持治疗甚至可望根除。有上述疾病者,应抓紧时机向医生求医,或贴、或灸、或服、或采用饮食疗法,不要病情缓解就停止治疗,切莫错过大好治疗机会。
敷贴治疗风湿病
风湿病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所选用药物均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功效。通过穴位经络或者局部给药,可以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在局部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并且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发挥大的全身药理作用;夏季三伏为人体经络气血旺盛之时,此时配合穴位药物敷贴,可达到佳疗效。
风湿病的中药穴位敷贴疗法,适应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疾病。于每年入夏后头伏、二伏、三伏分别敷贴一次,敷贴治疗时间以2至4小时为宜,连续3至5年为一疗程。
练功预防风湿病
夏季练功有助于防治风湿病,可于农历7月期间分别加练下述二法。
小暑期间气功
本法可锻炼和增强脾胃健康功能,具有防治头部、颈项、肩背疼痛,及四肢风湿麻痹欠灵活,咳嗽、气喘、大便泻泄等病症的效用。练功时,全身放松,自然直立,两足分开平肩。两腿继之下蹲,两足掌紧贴地面,两手握拳置于身两侧前方地上,手背向前,两手拳心向后;头部左转,引肩作虎视,同时上敛收会阴、吸气。头复正,随即右转,引肩作虎视,上敛收会阴、呼气。左右各12次。练功毕,叩齿、漱口、咽律、起立,随意自然散步片刻。
大暑期间气功
本法可促进气血循经运用,营养四肢筋骨肌肉,能促进食欲,丰满肌肉,防治四肢筋骨关节酸痛、手足麻木等病症。练功时,两脚分开与肩平,自然下蹲。两手分别放于两足前方,五指抓地,手背朝前,手心向后,闭目耸肩,全身上跃。跃身时吸气,缩身时呼气,如此反复12或24次。练功完毕后,叩齿、漱口、咽津、起立,随意自然散步片刻。
具体方法如下
取白芥子3份,延胡索、甘遂、细辛、白芷各1份。共研细粉,过190目筛,装瓶备用(A粉);取肉桂适量研粉过筛装瓶(B粉);取生姜捣碎过滤取汁装瓶置0~5°冷藏柜备用(C液)。取A粉适量用C液调成稠糊状,涂于4块4厘米×4厘米大小纱布上,再撒B粉少许,然后分别贴敷在大椎穴(在第7颈椎下的凹陷处)、膻中(两乳头连线之中点)、肺俞(第3胸椎凹陷下旁开1.5寸处)、肾俞(第2腰椎凹陷下,旁开1.5寸处),胶布固定,6~8小时后取下。治疗时间为每年头伏、二伏、末伏上午各贴敷1次,3次贴完后要求加贴者每隔1周1次,连续贴敷3次。连续贴敷3年。
取穴正确是关键
正确的穴位敷贴是治疗的关键,每次贴敷时间应在2~3个小时,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但也要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准,避免灼伤皮肤;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如无不适,建议成人贴6~8小时,儿童贴4~6小时。
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抹“万花油”“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果贴敷处出现较小水疱,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小水疱已破,可涂抹红霉素软膏;如果水疱比较大,建议到医院接受治疗;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或由医师对药物作适当调整。
入伏第一天没赶上的患者,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治疗效果都一样。一旦开始治疗,如无特殊情况,就一定要坚持连续贴三伏,不然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贴敷以后不要马上洗澡,不要在局部用力搓。治疗期间要少吃“发物”,如辛辣食品、牛羊肉、海鲜、生冷食物等,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不能熬夜。
需注意的是,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对胶布过敏、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阴虚火旺者、孕妇、3岁以下儿童等,都不能进行贴敷。
提醒
贴敷期间有感染、发烧的现象,要等病好后再贴;如果贴敷期间有皮肤起疱或过敏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冬病夏治” 因人而异,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疗效。
食疗合理增强疗效
为了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在日常饮食中,可多食清淡之品,少食鱼、肉滋腻之品,避免辛辣烟酒刺激之物,以防止痰热内生而诱发外感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此外,有针对性地制作一些食疗药膳服用,对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改善症状也将会起积极作用。
辛苏饮
方药:辛夷10克,苏叶15克,生姜5克,葱白1段。
用法:水煎取汁,温服,每日1次,连用数月。
适用:鼻塞、流清涕等。
辛夷煮鸡蛋
方药:辛夷20克,鸡蛋2只。
用法:加水煮熟,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鸡蛋喝汤,每日1次,连服1周。
适用:鼻塞、流涕等。
通窍饮
方药:川芎12克,白芷10克,葱白20克。
用法:水煎取汁,每日1次,连用1周。
适用:鼻塞、头胀痛等。
结语:通过了解,我们知道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原理以及冬病夏治5种常用的中医方法,现在大家知道冬病夏治的好处了吧!赶紧行动起来吧,不要错过这个好季节哦!平时没有疾病的养生人士可以通过夏季来预防冬季的疾病,在做好冬病夏治的同时千万要做好防晒,防中暑的措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