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注意事项 日常拔罐的九大要点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中医养生的物理疗法之一。而拔罐是物理疗法中好的一个,拔罐在现在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拔火罐又有哪些要点哪些方法呢?今天小编就给你讲一下拔火罐的九大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看完小编写的内容要点。下面小编就仔细介绍一下吧。
日常拔罐的九大要点
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治病方法。落枕、脖子疼、消化不良等症状,拔罐都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虽然拔过罐的人很多,但老百姓对其了解却不深,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为此,大家能更好的认识拔罐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那就看小编的内容吧。
拔罐能治很多病 拔火罐五项注意
“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 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常见疾病都可以用拔罐方法进行治疗。如急慢性支气管炎、颈椎关节痛、消化不良、神经性疼痛、高血压、发烧感冒等。
专家指出,拔罐时用的“罐”有许多种,常见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抽气罐等。其中玻璃罐是临床上常用的,因其光滑透明,可以观 察到罐内皮肤充血、淤血、起泡及出血情况。家庭中常用的橡胶罐、抽气罐使用方便,但不能用火,因此效果较小。根据大小,罐还分为许多型号,不同部位和穴位 用的型号不同,背腿多用大号的,额头、脖子用小号的。
行医资质有点乱
正因为拔罐疗法适用度广、需求大,因此市场上提供拔罐治疗的地方越来越多。除了医院,许多按摩馆、美容院、足疗店也都有拔罐服务。这些行业有时候为了赚钱,为大家的拔罐服务并不是多么的专业,所以行业资质有点小乱。
对此,专家表示,拔罐是一项专业的中医理疗方法,既要熟知穴位,又要掌握手法,好由具备中医行医执照的医生进行。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训 练,随意进行拔罐治疗,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如烫伤、损伤皮肤、引起疼痛甚至加重病情。据了解,很多医院都曾接诊过不少类似病例,轻者烫出水疱,严 重的甚至造成大面积烧伤。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改司则表示,今年年底将推出中医保健技术标准,对拔罐、刮痧等中医保健服务进行规范,禁止没有资质的人进行拔罐服务。
拔罐治疗五项注意
近些年,家庭用的抽气式罐很常见,但也存在用法不当的问题。专家指出,拔罐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第一,分清体质。体质过于虚弱者不宜拔 罐,会使虚者更虚。
第二,有心脏病、血液病、患皮肤病以及孕妇、妇女经期、过饱、过饥、醉酒时都不适宜拔罐。
第三,肚脐、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破损处、瘢 痕处,乳头、骨突出处均不宜拔。拔罐旧痕未消退前,好也别拔。
第四,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敏感脆弱,此时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建议等上两三个小时。拔罐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
第五,拔罐后正确处理。拔罐后不慎起泡,每个罐内多于3个泡,就应及时涂烫伤膏,或去医院处理。
看日常拔火罐的4个误区
拔火罐人人都会,但是有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这其中的要点而应用不当。今天我们就来给您简单地讲讲。
误区1拔火罐后就洗澡
很多人喜欢在拔完火罐后就洗个澡,认为这样很舒服,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这时候的皮肤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这时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破裂、发炎。特别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时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所以很容易着凉。
建议:正确的洗澡时间是在拔罐后的1-2小时。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温度要稍高一些。
误区2拔得时间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甚至认为,要拔出水疱才能体现出拔火罐的效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因为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水疱,这样不但伤害到了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建议: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在10-15分钟。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老人或小孩,时间要减半。
误区3同一位置反复拔
一次不成就拔两次,同一个位置反复拔,认为这样才能拔出效果。其实这样做,会对皮肤造成损坏,比如红肿、破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建议:拔火罐的时候,可以在多个位置拔,以增加治疗效果。
误区4拔胸口肚子
很多人认为:我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肚子疼或者胸前不舒服,我就拔肚子、拔胸口。其实这样也是错误的。一般拔火罐好不要拔胸前和肚子,因为这样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建议:我们通常拔火罐的位置主要是腰部、背部,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