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302015健康早知道:季小平讲伤心脏习惯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四种饮食习惯伤心脏
长期吃太饱并不是好的饮食习惯,对人体是有害无益,尤其是心血管患者。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热能摄入,吃得太饱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舒张调节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血压的显著波动。
此外,饱餐后血液会集中在肠胃,导致心脏、大脑等器官血液供应不足,会出现困乏、倦怠等现象,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还有重要的是,吃得太饱容易堆积脂肪,导致肥胖,为高血压埋下隐患。
美国的一项实验表明,老鼠每天减少30%的食量所换来的结果居然是延长了30%的生命。
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个瘦人的心脏可能比胖人年轻10到15年。其他相关资料显示,限制卡路里摄入者的胰岛素水平比常人得到明显改善,DNA被破坏的迹象也减少了。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避免吃得太饱呢?
1.要养成膳食养生的好习惯,不要等饿了再吃饭,在感觉饿了之前就要吃饭。
因为在我们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规律的,食物从口腔进入到消化吸收的过程是4—5个小时,然后再进入下一个进食、消化、吸收过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一日三餐周而复始的原因。
本期嘉宾介绍
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心内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28年,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经验。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山东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2.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得过量,八分饱即可。按食物的消化规律,每日三餐,两餐之间适当加一些零食、水果即可。
如果吃得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使血液集中到肠胃,使心、脑等重要器官相对呈缺血状态。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的几率就会增加。
3.吃饭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吃饭的时候达不到细嚼慢咽的程度,每口饭在口腔里也达不到咀嚼20-30次,我们的大脑收到吃饱信息总要比胃发出的信息迟缓。
如果进食的速度过快,胃部的信息没有发给大脑,食物又进来了,等大脑感觉到有饱腹感的时候,胃就已经吃撑了。
4.饭后不要立即睡觉,这样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很多人都会有吃饱饭发困的感觉。
如果饭后马上睡觉,所吃食物产生的能量消化不了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导致肥胖,而肥胖又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发病的根本原因。
建议50岁以上的人好只吃七八成饱,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和高糖食物。
尤其是经常抽烟、喝酒、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为了更好地预防隐匿性或无痛性冠心病,避免餐后心绞痛的发生。
睡得太久或太短都会伤心脏
睡眠过长“过犹不及”
有躯体疾病的人睡眠质量往往不佳,反过来,长期睡眠障碍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睡眠对冠心病的影响尤其需要得到重视。有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各种冠心病人数超过100万,其中,猝死于睡眠之中者达30%。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有密切关系。
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常被人劝慰“充分休息”,但睡得太久未必是好事。睡眠时间过长,人的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经活跃,伴随人体激素分泌改变,从而影响心功能。“睡眠状态下,人的心跳速度会放慢,如果睡得太长,对于心跳过慢的人来说,可能导致血氧气供应不足。”他表示,睡得太少,由于人在清醒状态下活动耗能较多,心脏负荷大,更容易出现意外。
过度渲染催生“失眠恐惧症”
近年来失眠问题呈现被过度渲染态势,演变成“失眠恐惧症”。医生指出,这和安眠药品以及助眠相关产品广告的过度渲染不无关系。
广告宣传倾向于将失眠的后果进行灾难化解读,例如女性会滋生皱纹、黑眼圈、早衰,从而引起人们的恐惧和焦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几天睡不好是正常的,可以调整过来。
但是,这种对“睡不好”的焦虑和恐惧,可能会起到强化作用,令睡眠质量越来越糟糕。不少失眠症患者起初只是几天睡不好,就开始对睡眠质量患得患失,在预期性焦虑的作用下,每到临睡时就兴奋,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结果后真的变成了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