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慢性心肌病损,长期负荷过重等原因,引起心功能减退,排出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可分为基本因素和诱发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心肌病损,如心肌的炎症、心肌梗塞是心肌乏氧(肺心病);心肌负荷过重,如心脏瓣膜病变、高血压甲亢等。诱发因素包括发烧、劳累、情绪激动、心律失常、妊娠、分娩、过多输液等。

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早期通过加快心率、心脏扩大进行代偿,临床上不出现症状称为功能代偿期,晚期功能进一步减退而出现静脉回流受阻,脏器瘀血、水肿等称为失代偿期。

慢性心力衰竭易并生呼吸道感染;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心房颤动者易发生脑、肾、四肢或肺动脉栓塞。经治疗心功能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