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类型
颈椎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胸闷,心慌,耳鸣,恶心,颈都发僵、发硬、疼痛、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发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皮肤感觉减退,下肢发硬,走路不灵活、发飘似走在棉花上,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下肢瘫痪。根据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将其分为5种类型。
颈型颈椎病。其多见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颈部酸、胀、痛,颈部活动受限或出现强迫体位,肩背部僵硬发板,部分患者可出现反射性短暂上肢感觉异常。X光线可见生理曲度变直,椎间关节失稳。
神经根型。此型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颈椎病发病率的60%。由于外伤、劳损、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脊神经的压迫、牵拉等造成局部神经根充血、水肿等无菌型炎症反应而出现颈、肩、臂的疼痛、麻木,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手部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等。
交感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退变、外伤、失稳等刺激颈部的交感神经,使之兴奋或受到抑制,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可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视物模糊、胸闷、气短、心律不齐、失眠、多梦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占颈椎发病率的20%。由于颈椎退变、失稳、骨质增生等原因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病症,临床症状多以眩晕为主,有时可出现猝倒,多在突然转头时出现,意识清楚,伴头痛、恶心、呕吐、多汗等。
脊髓型。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间盘突出,椎体内骨质增生,其韧带或后纵韧带肥厚等原因造成脊髓受压而引起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似"踩棉花感”,逐渐发展为痉挛性瘫症、大小便失禁,甚至卧床不起。
颈椎保健操
颈部保健操适用于颈部肌肉劳损、落枕及颈椎综合征等,多为站立和坐位。由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颈部前屈活动较多而后伸不够,因此颈部练习应注重于后伸。
回头望月:身体坐正,抬头挺胸,深吸一口气。头先向左转动,转到不能转时,再慢慢地抬头向上看,就像看月亮一样,然后再将头慢慢地转向正位,然后按同样的方法再向右转动头部。三五分钟即可。
哪吒探海: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头颈用力伸向左前方,双目注视前方地面约1.5米处。身体不动,颈部继续向前探伸,同时吸气,然后还原,同时呼气。左右各做10~20次。
雏乌起飞: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练时注意颈部与手的配合。
颈部向左弯并略前倾,双肘微屈,耸肩,同时吸气,继而手掌向后下方用力伸出,伸肘,垂肩,吸气,然后还原。左右各做10—20次。
与颈竞争:站立,双手叉腰,上身不动,头尽量后仰,同时深呼吸,此时颈部前屈肌群紧张对抗,然后还原,同时呼气。
低头,闭口,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同时呼气,颈部后伸肌群对抗用力。’然后还原,同时吸气,反复10~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