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膀胱相表里是什么意思
《黄帝内经》土说"肾开窍于二阴”,其实就是指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是作强之官,肾精充盛则身体强壮,精力旺盛;膀胱是州都之官,负责贮藏水液和排尿。它们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影响。《内经》里说"恐伤肾”,就是说巨大的恐惧对内会伤害肾脏,肾脏受到了伤害就会通过膀胱经表现出来,生活中常见有人受到惊吓就会尿裤子,就是这个原因。
肾与膀胱相表里,又与膀胱相通,膀胱的气化有赖于肾气的蒸腾。所以,肾的病变常常会导致膀胱的气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数及排尿时间的改变。膀胱的病变有实有虚,虚症常常是由肾虚引起的。同样,膀胱经的病变也常常会转入肾经。膀胱经的热邪影响到肾经,肾经的气机逆而上冲便形成了风厥。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一个人肾气开始衰弱了,最先表现在头发。一般人过四十头发开始发白,这说明肾气开始衰弱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如果少年白头,则说明先天不足,因此应从"后天之本”的脾胃上补偿一些。肾的精气充足则耳聪,听觉灵敏;如果精气不足,则会耳鸣。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也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肾亏牙齿就会松动,甚至脱落。中医认为牙龈萎缩是虚症。人体的气血不足时,气血不能到达牙龈,这才是牙龈萎缩的原因。调理脾胃,补充肾阴,则可以让气血充足,气血充足则可以到达牙龈,滋养牙龈,这样一来,牙就坚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