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节省不利于身心健康
"在家不穿鞋,赤脚走路,每5年可节省拖鞋1双,并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浪漫感觉;看电视时不开自己家的,到阳台上用望远镜看对面楼上的,每小时可节省电费0.05元;内衣每2周洗1次,可减少洗衣机的摩擦,每2年可节省内衣1套;袜子一般不穿,有人问就说是肉色的”尽管是调侃,但确实有一部分人认同这种观点。可是在将抠门艺术进行到底的时候,疾病也在背后偷袭着你的健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古已有之,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纵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历史,它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文明,支撑起一个地广物博的泱泱大国。节俭,就是主张人们应最大限度地节约物质财富,减少甚至杜绝浪费的一种观念。
节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巨大,功不可没。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物质资料极为匮乏的年代,正是凭借着对物质资料精打细算的使用,人类才度过了漫长艰难的岁月,才得以生息繁衍并发展至今日。
然而,我们在充分肯定这一消费观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它在现代家庭生活中的的负面影响。有些人过度节省,从而为健康埋下了隐患。
省电:有的人家为了省电,灯泡的瓦数太小,使得房间里照明度很低。这样虽然节省了电费,但却会对人的视力,尤其是儿童的视力造成伤害。老年人还会因照明不好而容易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故。
有的人家做饭时舍不得开抽油烟机,而油烟气的长期刺激会损害人的呼吸道黏膜,导致疾病的发生,得不偿失。
省药费:有的人患了病,为节省医药费,硬撑着不去看病,结果耽误了治疗时机,不但身体吃亏,还增加了后期的治疗费用。还有人生病后,不去正规医院治疗,而是找"收费便宜”的江湖游医。钱花了,病却没治好,还可能染上其他的疾病,甚至为此搭上了性命。:
有的人家里备用的药物过了期也舍不得丢掉,生病时吃了反而误事,因小失大。比如硝酸甘油片是冠心病人防治心绞痛的常备药,但该药很容易因保管不当或贮藏时间过长而受潮变质,如不及时更换,一旦急需服用时就会误事。
专买次品:有的人买东西专挑便宜货,其实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很少,大多数情况下便宜都没好货,吃亏的还是自己。就拿配老花镜为例,有人图便宜随便在地摊上买一副了事,殊不知老年人配花镜也要经过医生验光,确定度数,要是度数不对,越戴视力会变得越差。再比如,谁家都需要用插头、插座,要是贪便宜,买回假冒伪劣品,在安全方面就会留下很大的隐患,甚至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要医治这种过度节省的"病”,主要还得靠自身的心理调节。
首先,要尽可能增强心理的适应能力,努力接受新观念、新事物,适应社会进步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保持乐观向上、豁达大度的心境。
其次,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要过分瞻前顾后,克服多虑的不良心理。要相信生活越来越好,现在比以前好,将来也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只有不对未来过分担心,才能克服过度节省的毛病。要合理消费,高高兴兴地享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