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几种情况

疾病导致猝死。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脑出血、肺栓塞、哮喘、过敏等疾病导致猝死。

有资料显示,在中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被急性心肌梗死夺去生命,三四十岁的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越来越高。英年猝死的80%左右是心性猝死,而心性猝死中80%左右是冠心病所致。心肌梗死究其原因,是食物不易消化,饭后血液集中在胃肠,心脏冠状动脉相对缺血所致。

过饱猝死是指酗酒和暴饮暴食所导致的突然死亡。急性胰腺炎、急性胃出血、酒精中毒是这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过量的油腻食物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进入胃肠道后,不仅会损害胃肠等消化器官内壁的黏膜,加重胃肠负担,而且会使胰腺腺泡分泌的胰液量剧增,一旦胰液排泄受阻,就会使胰腺腺泡及胰管内的压力升高,当压力高到一定限度时,腺泡及小胰管就会发生破裂,致使胰液外流。胰液一旦与组织接触,其中的消化酶就会被激活而发生强烈的自体消化作用,造成胰腺脏器的水肿、出血、坏死,引起不同程度的胰腺炎症。另外,进食过量的油腻食物、烟酒等刺激性食物,由于小肠的吸收,血内脂肪的浓度会随之增高,血液黏稠度加大,血流缓慢,致使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发生功能性异常,使人由于凝血异常、血管堵塞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病症。

过劳猝死。过劳猝死是指发生于过于劳累或剧烈体育运动之后的突然意外死亡。心肌炎、冠心病、严重心瓣膜病、心内膜炎、心包疾病是这类猝死的病理基础,但如果没有过度劳累这个诱因,猝死可能不会发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合理、睡眠少、生活不规律等,导致精神紧张、血压和血脂升高,出现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溢血等疾病,这些病都可能导致猝死。

猝死,看起来是突然发生的,实际上是慢慢地发展的。长期超负荷工作,使身体里潜伏下致病因素,致使许多人出现身体乏力、睡眠不稳、记忆减退、经常头痛、腰痛背酸、食欲不振、视觉紊乱、关节疼痛等。但到医院去检查,却又查不出明显的病症,但千万不能小看这种疲劳,其背后往往隐藏着严重的隐患,如果不加以警惕和改善,久而久之,会引起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失调、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多种免疫病、感染、癌症等难治疾病,最终发展为猝死。

性交猝死。在性生活中发生猝死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发生在性生活尤其是达到性高潮时;二是性生活之后。调查表明,性生活猝死的原因或诱因有以下几种:

疾病缠身:患有疾病的人,器官的生理调节功能已经不再处于正常状态,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性冲动可使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血压升高,血管痉挛,易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出血。

过度劳累:夫妻两地分居,长期出差、旅游归来之夜或较长时间参加体力劳动之后,身心十分疲劳,这时过性生活容易发生猝死。

酒后性交: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作用可使血管痉挛,血流加速,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

精神紧张:在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性交,尤其是发生婚外性关系,易精神紧张,怕他人发现或情绪异常激动,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性生活猝死。

年龄悬殊:男女之间年龄相差过大,年龄大者过性生活往往时间较长,性兴奋也比较强烈,因而容易发生猝死。

药物作用:有些人为了提高性欲,滥用药物,使性欲过于强烈,发生猝死。

运动猝死。运动猝死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不包括创伤意外造成的死亡,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导致运动猝死最常见的是心脏性猝死,包括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其他如脑溢血、中暑、呼吸系统疾病、肝病、肾病等也有导致运动猝死的病例。一些外部诱因也会引发猝死,如体内存在感染灶(扁桃体炎、胆囊炎等)运动时心脏部位的创伤性出血和瘢痕、饱食后运动、’高原缺氧、运动后立即热水浴等。由此可见,运动猝死不只发生在从事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身上,同时也在威胁着普通人的生命安全。运动猝死发生虽然很突然,但并非没有任何预警信号。

不少人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却以为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继续运动,甚至认为这正表明自己的运动量不够导致身体变差,继续加大运动量。殊不知不顾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一意孤行地运动,正是导致运动猝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健康猝死。亚健康者的植物神经功能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如果在某些时候,突然遇到剧烈的心理情绪波动,导致剧烈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就会引起心律失常;普通的心律变化可以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其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发生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