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别吃鸡身上这几个部位

  鸡肉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而且十分常见,是一种物美价廉的肉类,所以深受人们的亲睐,经常可以在饭桌酒席间见到。那么你知道鸡肉的做法有哪些吗?你知道鸡肉怎么做好吃吗?你知道鸡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吗?今天小编告诉大家吃鸡肉的一些禁忌,一起来注意一下吧!

  “尖翅”≠“翅尖”

  有一种说法是鸡的“翅尖”部位是鸡打针的部位,是鸡的淋巴所在地,积累了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吃。这种说法混淆了两个概念。第一,鸡的“尖翅”跟“翅尖”是两个部位。鸡的尾骨退化,末尾几块尾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该部位的肉质滑嫩,称为“尖翅”,俗称鸡尖、鸡三角、鸡屁股等,这和鸡的翅膀尖风马牛不相及。

  除了鸡屁股上的两个部位之外,另一些腺体也是需要在宰杀时去除的

  鸭、鹅等水禽在颈胸和腰部位各有一对淋巴结,但鸡体内没有成形的淋巴结,但它有无被膜包覆的淋巴集结体。肠道周围分布淋巴集结在屠宰加工时一般都已经处理掉;脖子表皮下也有一些明显的小型淋巴集结。

  淋巴组织在动物体内遍布,无法全部摘除。这些小型淋巴组织如果没有发生病变,吃下去倒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如果喜欢吃鸡脖子,又不放心安全,可以自己将脖子上的鸡皮剥下再吃。

  甲状腺、甲状旁腺这些大型腺体所含的激素较多,对于鸡,标准化屠宰时胸腺、甲状腺、甲状旁腺会和残余的气管一同摘除,自己宰杀鸡时可以注意去除。

  鸡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鸡肉+大蒜

  大蒜性辛温有毒,主下气消谷,除风、杀毒。而鸡肉甘酸温补,两者功用相佐,且蒜气熏臭,从调味角度讲,也与鸡不合。

  2、鸡肉+芥末

  同食后,会伤元气。因芥末是热性之物,鸡属温补之品,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3、鸡肉+李子

  同食则拉痢。解救:吃鸡尿白。

  4、鸡肉+菊花

  同食则导致死亡。

  5、鸡肉+芝麻

  同食严重会导致死亡。

  在此之前,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罗达·奥博士及其同事对一项心脏健康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胆碱摄入量高的参试者在记忆力测试中成绩更好。对这些患者进行大脑扫描,也更少出现脑白质高信号(中风和认知障碍症的危险信号)。研究人员将教育、脂肪及热量摄入量等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之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

  罗达·奥博士表示,胆碱摄入量偏低会增加记忆力丧失危险,更容易导致认知障碍症。胆碱摄入量与大脑化学物质乙酰胆碱水平关系密切。富含胆碱的食物主要包括:鸡肉、鸡蛋、粗粮等。

  每天吃鸡肉,高血压风险降四成

  美国波士顿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较高的蛋白质摄入量可以降低高血压风险。该结果已刊登在《高血压》期刊上。

  该校研究人员贾斯丁·布恩迪亚等人对1361名健康男女做了平均为期11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蛋白质日摄入量达到102克的人与摄入量减半的人相比,得高血压的风险要低40%。这个摄入量约相当于4块牛排或5块鸡胸肉。蛋白质与食物纤维同时摄取效果更好,“高蛋白、高纤维饮食”可令高血压风险降低59%。

  研究人员认为,蛋白质所含的精氨酸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无论动物蛋白还是植物蛋白均含有精氨酸;同时,高蛋白食物能带来饱腹感,也减少了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对于健康人士而言,饮食上不必忌口,而应注重荤素搭配,同时摄入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预防高血压的效果更好。

  这些说法,到底孰真孰假呢?

  “尖翅”≠“翅尖”

  有一种说法是鸡的“翅尖”部位是鸡打针的部位,是鸡的淋巴所在地,积累了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吃。这种说法混淆了两个概念。第一,鸡的“尖翅”跟“翅尖”是两个部位。鸡的尾骨退化,末尾几块尾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该部位的肉质滑嫩,称为“尖翅”,俗称鸡尖、鸡三角、鸡屁股等,这和鸡的翅膀尖风马牛不相及。

  第二,鸡的皮下注射给药部位,多选在皮下组织丰富,也就是皮较“松”的地方。在翅膀附近注射一般选取翼下而不是翼尖,比如疫苗的皮下刺种。鸡身上还有其他种种注射部位,并不是这些部位就都不能吃了,毕竟抗生素是要跟随循环系统游走全身的,仅仅抓住“注射部位有残留”这一点是片面的。更何况,许多抗生素还是通过饮水来给的。如果养殖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抗生素的残留不会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而被称为“尖翅”的鸡屁股部位,的确有两个个应该被摘除的结构:“尾脂腺”和“腔上囊”。这两个部位也很容易被混淆。

  尾脂腺是鸡身上唯一的脂肪性腺体,一共有两枚,在鸡屁股背侧呈对称分布。鸡会用喙来啄取尾脂腺分泌的脂肪为自己的羽毛“上油”,以对羽毛起到隔离、保护作用。在禽肉业标准化屠宰中,尾脂腺是要去除的,这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会对肉的品质产生污染。

  如果是自己宰杀,由于活鸡这一部位直接向外界环境开放,且被鸡啄来啄去,容易引发腺体的阻塞或者鸡的炎症等,因此吃的时候还是摘除为好。

  鸡的尾脂腺

  而腔上囊位于鸡直肠的上部,是体液免疫的中枢淋巴器官。不仅是针对鸡,所有动物的大型淋巴器官(如胸腺、脾脏)都不建议食用,因为那里往往包含大量没有来及分解的病原体及细胞残骸、代谢废物等异物。即使高温烹饪,一些嗜热菌也可能不会被杀死。

  专家揭秘吃鸡的6个真相

  鸡肉价格便宜、含脂肪少、肉质细嫩、做法多样,一直是中国家庭餐桌上的常客。本期,《生命时报》记者采访营养专家,告诉你几个有关吃鸡的真相,让你明明白白吃鸡。

  真相一:鸡汤营养远低于鸡肉。在很多人眼中,喝鸡汤补,剩下的鸡肉营养都已经被炖到汤里了。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指出,炖完汤的鸡肉营养要远远高于鸡汤。鸡肉为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还有脂肪、维生素和钙等矿物质。在炖鸡过程中,大量的鲜味物质会溶解到汤中,因此鸡汤会变得好喝,但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营养成分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汤里。有数据表明,每100克鸡肉和鸡汤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是25.1克和1.37克。

  真相二:鸡心安全。在崇尚美食的中国,鸡身上的各个部位被烹饪成各种美味佳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指出,鸡的很多部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应减少食用量,甚至不吃。首先,鸡皮中的脂肪较多,胆固醇较高,好少吃。其次,鸡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体集中的部位,偶尔吃些解馋没有问题,吃时好去掉皮。再次,鸡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因此不建议食用。后,鸡胗负责储存和磨碎食物,鸡肝负责代谢、解毒有害物质,鸡肾与有害物质排泄有关,因此,尽管鸡胗、鸡肝和鸡肾营养美味,但应减少食用次数和食用量。而心脏与有害物质代谢无关,所以鸡心安全性较高,可适量食用。

  真相三:母鸡炖汤,公鸡快炒。人们在选择鸡肉时往往比较注重鸡的品种及新鲜程度,对于鸡的雌雄却不太关心。杨力表示,公鸡和母鸡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鸡一般用来炖汤,而公鸡适合快炒。因为母鸡脂肪含量较高,肉中的鲜味物质容易溶于汤中,炖出来的鸡汤味道鲜美。反之,公鸡的肉质较紧致,很难熬出浓汤。人们吃公鸡更喜欢细嫩的“童子鸡”,这时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鲜嫩美味。另外,公鸡和母鸡在食疗功效上也有所不同,中医认为,公鸡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适合阳虚气弱患者食用;母鸡性属阴,滋补效果平和、缓慢,适合产妇、年老体弱者食用。

  网络盛传一份食材相克大全,其中提到餐桌上美味、家常的鸡肉炒芹菜料理,当中的芹菜及鸡肉2种食材天生相克,并不适合一同搭配使用,否则会造成人体正气丧失、元气大伤,使各种疾病找上身,幼儿食用可能导致发育不全的说法。

  芹菜炒鸡肉大伤元气?性质调和更安心

  芹菜与鸡肉共食,对人体健康真有这么大的危害吗?*妃中医师表示,芹菜与鸡肉相克的论述并不正确。虽说芹菜性凉、味甘苦,属于偏寒性的蔬菜,较不适合脾胃虚寒、体质虚寒的人食用。但以中医理论来看,芹菜若与经常被作为炖煮药膳肉类食材使用味甘、微温的鸡肉一同烹调,反而有助中和芹菜寒性,让料理更对味、吃的更安心。

  降血压有一套!高血压患多吃芹菜

  不过,为什么会出现食用“芹菜炒鸡肉伤元气”的说法呢?*妃中医师解释,有此一说的原因可能与芹菜被分类为寒性蔬菜、性凉、味甘苦的特性,不适合体质虚寒、手脚冰冷、肠胃不佳,容易腹泻的人食用有关。

  但*妃中医师也强调,虽然芹菜性质偏寒,但不代表不能食用。事实上,芹菜不仅热量低、膳食纤维丰富,更有“厨房里的药物”之称,适度食用不但能退心火、降火气,以及改善燥热体质。更重要的是,芹菜还有利尿、消肿、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有高血压、高血脂问题的患者,可以多加食用。

  中医师小叮咛:

  *妃中医师提醒,由于芹菜中所含的某些成分,会妨碍、抑制睾固酮的生成,而睾固酮低下,会影响精子的生成,使精子数量大幅减少,因此,有生育需求的男性朋友不建议食用过量,以免补身不成,反造成不孕、难孕等问题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