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八段锦 八段锦的正确练习方法

  八段锦或许很多人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以为是一种丝绸的名称或是布料的种类,其实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气功功法,练习八段锦是需要学习八段锦口诀的!练习八段锦的好处是数不胜举的,少林八段锦的发展更是非常的悠久,赶紧来看看下文的介绍吧!

  目录

  1、什么是八段锦 2、八段锦练习方法

  3、八段锦分动作口诀 4、八段锦呼吸方法

  5、八段锦走出国门 6、八段锦动作的作用及其与经络的关系

  7、站式少林八段锦练法 8、坐式八段锦的练法

  八段锦(中国古代气功功法)

  八段锦,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有松有紧,动静相兼;气机流畅,骨正筋柔。

  气功导引功法名

  相关图书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 ,功效显著。共八节,八段又分武与文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 。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亦附有功法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 ,后世流行颇广。

  历史

  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结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亦附有功法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后世流行颇广。

  健身气功

  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八段锦的练法如下:

  坐式

  相关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古八段锦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

  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第一式:激奋元阳

  动作要领:自身体两侧抬起双臂,掌心向下,随后双臂交叉至于腹部前面。下降至腹部时,交叠前臂。然后反掌,重新向上举双臂至高处,掌心向内,后将双臂放回到身体两侧。

  功效:激奋元阳以放松思想、颈部、肩部、四肢等为主,调整全身机能,为进一步功能锻炼热身。

  第二式:醒脑明目

  动作要领:侧平举双臂,然后按摩攒竹穴、太阳穴等头面部重要穴位。再将双手掌交叠在颈后,以稳固颈椎。后仰颈部,颈部与手掌相互用力。

  功效:此式能清利头目,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并增强颈部肌肉强度。

  第三式:双手托天

  动作要领:侧平举双臂,掌心向下,双手缓缓置于腹部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然后在十指交叉的基础上反掌向上,手臂伸到高处。

  功效:本动作能整理三焦,具有理顺上焦肺气、中焦脾气、下焦肾气之功效,使气血通畅全身,能强身健体。

  第四式:回头望月

  动作要领:将头部转向左侧,同时配合上肢作扩展运动2次。再将头部转向右侧,手部动作同前。

  功效:回头望月结合了颈部肌肉“等长收缩”的功能锻炼思想,以上肢动作配合颈部轻度后伸、后仰活动,可增强颈部肌群力量,减少颈椎病发病率,延缓颈部衰老。

  第五式:通络理筋

  动作要领:横举双臂平肩,掌心向下。然后将双臂置于腹部前,作怀抱状。再上举左臂,下伸右臂,两臂同时伸展,掌心向外,头部上仰。接着恢复至怀抱状,再上举右臂,下伸左臂,两臂同时伸展,掌心向外,头部上仰。

  功效:本运动以活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为主,增大关节活动度,可有效避免肩周炎、网球肘、腕关节劳损发生。

  第六式:扩胸守气

  动作要领:横举双臂平肩,然后双手握拳作扩胸运动。在双手握拳的基础上,左臂向左侧平举,右臂屈曲,同时拉伸,头部转向左侧。再双手握拳作扩胸运动,右臂向右侧平举,左臂屈曲,同时拉伸,头部转向右侧。

  功效:本运动以扩大胸廓为主,增强肋间肌肌力、扩大呼吸动度,可有效增强肺活量,减少肺系疾病如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炎疾病发病。

  第七式:补肾固腰

  动作要领:横举双臂平肩,掌心向下。向左侧扭转腰部,同时上举双臂作拉伸运动。右则反之。

  功效:本运动可增强腰部肌肉的协调性,增加腰部肌肉力量。可减少长期坐位导致的腰部肌肉劳损、僵硬,以及减少活动不利导致的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

  第八式:气归丹田

  动作要领:轮流空掌拍打双臂肌肉,后气收丹田。

  功效:能放松运动过的肌肉,同时气归丹田,减少疲劳感。

  广东省中医院脊柱专科主治医师温勇指出,坐式八段锦的每个动作都必须充分伸展关节,将力量灌注到关节、肌肉处,才能起到功能锻炼的作用,每日早晚一次为佳。做上举动作时,要配合吸气运动;做下降动作时,需配合呼气运动。只有用对呼吸方式,才能使气机调畅。坐式八段锦每式有四个八拍,体力充沛者可适量做多两个八拍,增强运动效果;体力不佳者,需量力而为,切勿运动过度。

  八段锦:千年流传,练就有效

  从古到今,导引始终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的养生方法,现在能见到的早文献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导引图,帛书导引图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里面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后世众多导引方法基本动作,包括某些需要辅助工具的导引。而说到现代人熟悉、容易习练、保健功效显著的还是要首推八段锦,八段锦是一套由八节动作编成的功法。锦是一种柔和优美的丝织品,八段锦这套功法因为动作舒缓优美而为名,近代广泛流传的动功八段锦套路是清朝光绪年间定型、定名的,但是在民间的800多年流传过程中,功法、歌诀也有一些变化。

  比如说南朝梁陶弘景有一本著作叫《养性延命录》,其中有一篇讲导引,叫“导引按摩篇”,其中有“狼踞鸱顾,左右自摇曳”、“顿踵三还”这样的描述,还有左右挽弓势、左右单托天势、两手前筑势,应该和现在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背后七颠百病消”有渊源关系。到宋代,八段锦这个名字正式出现,并被称为“长乐安生法”,到南宋时,有道教学者已经开始整理八段锦,他们发现八段锦已经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这么写:“子后寅前东向坐,冥心琢齿……”是一种坐势八段锦,首先纳入考虑的是时辰和方位——也就是晚上11点之后到凌晨3点之前,面向东方坐着练习。而另一种冠名为“钟离八段锦”的功法口诀说:其法于甲子日,夜半子时起首,行时口中不得出气,唯鼻中微微放清气。每日子后午前各行一次,或昼夜共行三次……又加入了两个因素——择日和习练次数,而且这时候的八段锦已经明确记载要配合呼吸法了。等到明清两代,养生蔚然成风,很多著作中都提到八段锦,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朱权所写的《活人心法》的上卷“导引法”中就记载了八段锦,还有《类修要诀》、《赤凤髓》、《修龄要旨》、《万寿仙书》、《遵生八笺》等著作中都收录了八段锦。1957年还有国家组织专家重新整理的八段锦,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坐式、立式八段锦。

  由此可见,八段锦的养生保健效果是肯定无误的,现在的口诀基本沿用了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出版的《新出保身图说》中的七言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一套坐式或立式八段锦做完大约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一般做完3遍身体微微汗出(晨起日出时习练就可以),长期坚持就有效果。有研究表明,习练八段锦可以明显改善人体的柔韧性水平,有效锻炼脊柱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还能提高心血管机能,不过这个研究的结果都是在习练6周之后对比发现的。

  八段锦·手势步型

  基本步型:马步

  招

  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战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彼此限制,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正如明朝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八段锦导引法”所讲:“子后午前做,造化开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锦”字,是由“金”“帛”构成,以暗示其精美华贵。除此之外,“锦”字还可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这样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方法。

  今起将具体图解健身功法八段锦,在此先介绍基本手势和步型。

  基本手势

  拳

  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掌

  掌一: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

  掌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爪

  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基本步型

  马步

  开步站立,两腿间距约为足长的2-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

  结语:中国自古就有很多的气功功法,八段锦更是其中优秀文化的代表,正确的练习八段锦能很好的修身养性!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去发扬光大,传承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平时要多多了解这些八段锦的练习方法,才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