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 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
很多人对于血小板都比较陌生,血小板是我们血液中的一种细胞。血小板的作用非常巨大,一旦偏离血小板的正常值,那么我们的身体机能就会出现问题。究竟导致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
血小板分布宽度主要反映了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容积的变异系数,实际上是对血小板体积、形态的一种反应。这个检查指标偏高主要反映了您体内的血小板的体积变异程度比较大,大小不均一,个体间差异悬殊。主要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粒细胞白血病、血栓性疾病等。建议您带着检查的血常规结果找血液科医生指导诊疗。
血小板正常值
人体一般血小板的正常值的范围是每毫升10到30万,或者是每升血液100到300乘以10的9次方,一般称为100到300。
其实,这只是参考值,人的血小板计数波动还是有的,100以下问题也不大,低于50就要小心了,低于20就要治疗了。
高于400也没有问题,高过500就要查明问题。
血小板的作用有很多,比如说防止出血、修复血管。太高的话,血的流动性差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作用,没有它是不能正常运转的。
血小板的作用
1、收缩血管,有助于暂时止血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是通过其释放的血管收缩物质、血小板粘聚成团堵塞损伤的血管和促进凝血实现的。
巨大血小板小板能释放5-羟色胺,儿茶酚按等血管收缩素,使受损伤血管不同程度地紧闭,同时管内血流量减少,防止血液流失。
2、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
血小板容易粘附和沉积在受损血管所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 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血栓直接堵塞在血管裂口处,除了起栓堵作用外,还可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3、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释放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在血管破裂处加速形成凝血块。血小板3因子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凝血反应速度。
受到损伤的血管或组织处于产生一些因子,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血凝系统,在血小板所释放的不同因子的综合作用下,数分钟内完成了一系列酶促生化连锁反应,终导致血浆内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分子量约34万,电镜下观察数条肽链形成螺旋盘曲的四级结构,整体上看呈团状。纤维蛋白则是细长丝状,并相互交织成网,因而把血细胞网罗起来,形成冻胶状的血凝块。
4、释放抗纤溶因子, 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