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掌握无招无式的推手的潜力

  很多人都会说太极拳中的推手是无招无式的,这样的说法也有很多人觉得是不可思议的。无论是什么样的说法都需要我们自身在练习的过程中去不断的去体会的,太极拳需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学习。

  太极拳中的一些技能是不断的转换的,就好像内气一样不断的转换。

  柔运劲刚落点的走架,诸如陈式太极拳、杨式吴式快拳等称之为“用架”,可对每个动作进行想象,情真力才切。匀缓的走架称之为“练架”,不能有招式的存想,否则会在走架时起强劲。推手练习之目的主要是习得不丢不顶沾连黏随,使触觉灵敏度有质的提升,不是为了熟练招法,如果用招,高质量的不丢不顶就没了。讲招用招可在断手、散手中练习。要想高效提升触觉敏感度,舍无招无式的推手练习别无他途。触觉灵敏者更能在激烈的对抗中不假思索、肢体自动做出恰到好处的反应。一切其他技击术均可增加无招无式的推手练习,向无招无式的推手要潜力。

  太极拳推手练习可以帮助提高成绩

  在现实中很多的事情都可以验证推手的重要性,是比较正确的。

  拳坛常青树霍尔曼,他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手大胆往前伸。拳击者,如果手伸得太长是很危险的。霍尔曼却不怕,他的双手通过干百万次的进攻、防守伸缩,已经具有了类似推手才会有的触觉,能预感对手出手情况。他的防守不再是单纯的双手格挡,他的进攻也并非一定要“长途跋涉”,他的每一动也非单纯由头脑指挥,他的动作既隐蔽又突然,攻防转换极快。

  国外摔跤、柔道男选手30岁后仍打比赛的大有人在。按说在此年龄,劲的力量成分已出现减退,他们为什么还能进入搏击赛场?与霍尔曼一样,他们的手通过长年对劲的触摸,已经具有了类似推手才会有的触觉,能预感对手出手情况。

  拳击、摔跤选手能老当益壮,是因为虽然他们劲的力量成分已出现减退,但是劲的质量成分即柔软却在增强。劲的质量成分即柔软的增强,是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关键。既然让劲变得柔软能助运动员一臂之力,那么何不在平时练习中安排这种有助于使劲变得柔软、使触觉更灵敏的练习呢?何不在年轻的时候就主动有意识地安排这种练习?

  无招无式的太极推手练习中的不丢不顶

  太极拳中的推手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技击水平,但练习的方法也有很多。

  讲究招式的推手在帮助其他武术时,其作用远不及无招无式一心只管吃劲的推手练习方法。太极拳之长在内劲潜转,挨着何处何处发,不在招式。太极拳用于散手,讲究的是大擒拿,就是对全局的控制,让对方要快快不了、要摔摔不成、要打打不得力。

  无招无式一心只管吃劲的推手练习,是讲配合不讲输赢的,一方的*移步,被看作是另一方的过失、失败。这种练习方法是建立在对不丢不顶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

  什么叫不丢不顶呢?先来看什么叫“不顶”。平时玩耍,我追你躲,我追多少你躲多少,我就是追不着抓不到你。这里有没有“顶”呢?没有。双人做舞蹈表演,两人身体某部贴在一起,相贴部位的运动路径高度一致天衣无缝,这里有没有“顶”呢?也没有。然而这两种情况的所谓“不顶”都不是推手练习中的“不顶”,道理很简单:彼此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彼此要有力的作用,却又要“不顶”,这怎么操作呀?

  推手所说的“不顶”是建立在双方接触力互顶的基础上的,要不顶,先互顶。推手练习中,甲用力,乙亦要用力,且两力针锋相对造成对顶、点紧、贴实,而后根据双方功力互相配合,一方身体如弹簧在伸长,另一方身体如弹簧被压缩,一方推着另一方走。两力相顶时,双方的身体犹如两根连在一起的弹簧均受对顶力的作用,在力的挤压下朝同一方向运动。如果力的作用点呆死,哪怕是瞬间的停顿不动,这就形成了真顶,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双方的配合及两力对顶、点紧、贴实,充其量是表面形式上的一方收缩另一方跟随,不会有双方身体如弹簧在受力状态下的压缩、伸长,只能是空空的你走我跟。没有力的对话,就谈不上顶与不顶。

  再来看什么叫“不丢”。大人牵着小孩走,这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说小孩随着大人“不丢”。小孩与大人速度相同跟着大人走,这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会说小孩随着大人“不丢”。但是前者的不丢与后者的不丢不同,前者大人与小孩之间有力的相互作用“牵”,后者没有。推手练习中的不丢与前者有点类似,双方有力的相互作用。但两者又不尽相同。大人牵小孩的不丢是靠用手去拉,推手练习中的不丢,不能靠用手抓、拉。那么,既要有力的相互作用,又不能拉、抓,怎么操作呀?推手练习中的不丢是怎样形成的呢?答案已经有了,“不顶”做到了,我推着你走做到了,还“丢”得了吗?“不丢”已在其中。

  “不丢不顶”不是形式,是一对矛盾力,是诸多太极拳矛盾力中的一种。既然是力,试想如果不用力,谁还能表现出这对既不顶又不丢的不丢不顶矛盾力来呢?不用力就没有不丢不顶。只要一方不用力,不丢不顶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