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到底是怎么看上甄嬛的

  甄嬛大家都知道吧!很多人看了甄嬛传之后都对甄嬛有了一个了解,但是历史上雍正是怎么看上甄嬛的呢?雍正为啥会爱甄嬛,历史上的甄嬛是啥样的呢?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近年来,在电视剧领域,清宫剧越来越热。从《宫心计》到《步步惊心》,再到火得一塌糊涂的《甄嬛传》……有人将这些电视剧定义为“宫斗剧”,因为其剧情都反映了后宫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那些事,十分引人入胜。清宫剧之所以广受欢迎,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剧里边那些贵妃、格格扮相端庄秀丽,观众看着十分养眼。可是近,也不知道谁这么败兴,在网络上贴出了一组晚清时期清朝后宫一些贵妃、格格的真实照片。这些照片确实真实可信,但是,一看照片里这些“佳丽”的真实长相,就令很多人看惯了清宫剧的网友大呼“雷人”!完全难以接受。黑白照片中清朝宫廷女子相貌平平、面无表情,无论长相、身材、气质都与现代后宫剧中的美女相差甚远。影视作品中皇后的形象一般都端庄大气,而照片中真实的隆裕皇后却既清瘦又驼背,这种反差彻底毁了大家对“后宫三千佳丽”的美好想象,影视作品中美艳动人的“六宫粉黛” 原来竟是相貌平平的普通妇人。

  很多人由此就觉得纳闷,说难道真实世界里真就这样?不错,确实是这样。有人说,你看皇帝这是“家天下”,天下的这些女人都是他的,为什么清宫这后妃这么难看?

  这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关外的满族入关建立起来的。清朝立国之本是八旗制度,八旗为正黄旗、正红旗、正蓝旗、正白旗、镶黄旗、镶红旗、镶蓝旗和镶白旗。八旗制度是满族兴旺发达的根本。因为满蒙通婚、满蒙一家,所以随着兵力规模的扩大,在满八旗之外,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后来,不少北方的汉族人也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当中。所以,出于军队建制的需求,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按照清朝皇室规定,王公贵胄尤其是皇帝,娶妻纳妃都不能是汉人(汉军八旗视同于满族人)。那么,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这里边选的老婆,基本上都是北方人,而且绝大多数是满族人和蒙古族人。据统计,清朝十二帝的后宫中大概有187 名妃子,其中满族占130 多名,蒙古族大概有20 多名,可见剩下的就非常少了。这样一来,南方的女子就完全排除了。我们知道南方人显得秀气、纤小,而美女多出自江南,这也就是后宫女子看起来都较为魁梧的原因。

  再一个原因

  那个年月后宫吃东西吃得好,而且也没有哪个女的像今天说要减肥。吃得好还不减肥,那毫无疑问,这胖不就很正常了吗?

  第二个原因

  由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取暖手段又较为单一。只能多穿多吃,要不“扛”不过去啊!一多穿就会显得臃肿,多吃则会增加脂肪。所以,照片里清朝后宫那些妃子有的显得有点儿胖,这是非常真实的。

  这样一来就好理解了,像《甄嬛传》这样的电视剧里面的那些女演员,比如孙俪、斓曦,等等,为了上镜好看,有哪个平常不得追求身材纤细苗条?要是女演员也有一张大脸的话,上镜绝对好看不了。而且,演员平时的生活习惯,与几百年前大清后宫的那些妃子们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演员呈现的端庄秀丽的形态和真实的清宫妃子根本不是同一时代的,都是骗你的。

  有人会问,除开演员不谈,《甄嬛传》里面演的那些事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当然不是。那是小说家和编剧编的,绝大多数剧情都不是真的。以后宫选妃为例,在《甄嬛传》里边,选妃的程序是骡马车先把选秀的秀女带到宫里来,皇上相中了,就给个香囊,意思是留下来进入下一轮,其实就相当于从海选晋级下一轮。要没看中的呢,给你花你走人吧。

  然而,清朝后宫真实的选秀是不是这样呢?不是。真实的选秀女范围比电视剧里写的广泛得多,程序也复杂得多。它为什么这么重视选秀女呢?

  首先,秀女也有严格的区分。根据出身的不同,秀女分为“八旗秀女”和“包衣三旗秀女”。八旗秀女,顾名思义,是出身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的秀女。这是由户部主持选拔的,每三年挑选一次。八旗秀女,除了作为皇上的后妃充实到后宫以外,还有的要赐婚给皇帝的直系亲属,比方说亲王、贝勒,等等。所以八旗秀女十分受重视。不过,八旗秀女在选择过程中受重视程度也不同,一般得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这个顺序来选。还有一部分秀女呢,叫“包衣三旗秀女”,是包衣三旗的后代。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选的是正黄、镶黄、正白这上三旗包衣人家13-17 岁的女子。选他们家的女子进宫干吗呢?主要是当宫女,承担后宫杂役的。当然这里头也有个别幸运的也能逐渐升为嫔妃,但数量极少。所以,这个选秀女的过程,是决定着清室这个系统婚姻的大事,丝毫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