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简述太极拳学习的四个要领
太极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武功,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同时也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作为太极拳的爱好者,想要将太极拳练好,就需要把握一定的要领和方法,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如何学习太极拳以及当中的技巧有哪些。
练习太极拳,重要的是把握要领,在此基础上加以练习才会有所进步。
练习太极拳的要领是意、身、形、法、步,练习太极拳,尽管好处很多,但必须注意要领才能达到目的,其要领主要如下。
(1)要始终保持平静,排除杂念,全神贯注,用意识指导动作。
太极拳强调意念和心态的作用,这两者可以提高我们对太极拳的思想认识。
(2)要气沉丹田,动作柔缓均匀、连贯圆活,用意不用力,全身肌肉放松。
(3)要“以腰为轴”,即腰是各种动作的中轴,宜始终保持中正直立。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腰宜松、宜正直。腰松则两腿有力,正直则重心稳固。
(4)要式式均匀,连续不断。也指每节每式的动作要快慢均匀,而各式之间又是连绵不断、协调而紧密衔接的。要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颈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太极拳的练习要领在于一个“慢”字,我们不能急功近利。
(5)要含胸拔背、沉肩垂肘。胸要含不能挺,肩要沉不能耸,肘要下垂不能抬,全身要自然放松。因此,练太极拳无论什么动作都要做到圆润而不僵。其运动量可以通过拳术动作的快慢、架子的高低进行调节。动作慢、架子低,运动量就大;反之,就比较小。练一套简化太极拳以4~8分钟为宜;练传统的杨式太极拳则以9~20分钟为宜。
一、精神上要用“意”
打太极拳要求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随手转,步随身移;动作连贯、圆活、稳健、协调;动中取静,静中有动。这些要领,十分有利于大脑功能调整休息。太极拳行拳时要求做到“用意不重用力”,这是太极拳的特点。打拳完全不用力是不可能的,但是,以什么方法用力,方法不同,锻炼效果也不一样。“用意不重用力”,是说练拳时,应当多以“意识”“意念”去带动作,以意识引导动作,而不是靠多用“力气”(拙力)去求得锻炼效果。
二、动作上要用“柔”
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其动作以柔劲为主。“柔、缓、松”,是太极拳的基本要点。
“柔”的运动方式,可使肌肉用力少,不致过分紧张,对于肌肉锻炼,对于调节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有独到的作用。从锻炼效果看,可能小一些、慢一些,然而,由于其运动过程、呼吸不会过分急促,体力消耗不会过大过快,因而很适合年老体弱者、有病或者患病初愈的人的需要,是一种合乎生理要求的保健运动。
三、身形上要用“缓”
太极拳要求以慢动作为主。这种“缓”的运动方式有三大好处:缓与柔在动作时密切配合,对调和呼吸有积极的控制作用;“缓”可以节制体力消耗,是健脑强身的有效方法;同时,“缓”还是“用意识引导动作”的基本要求,动作快了,意识便来不及引导,这也是太极拳必须用慢动作的主要道理。
四、行拳要用“松”
太极拳要求行拳须放松。太极拳的“松”,要求在行拳中做到“无处不松”“无时不松”。这样,练拳时,不但动作的主要部位,如手腕、臂、肩、胯等部位首位放松,胸、腹、腰、背等处也必须做到“无处不松”。运动时,下肢要承载体重,虽然不能要求全部放松,但也要力求做到自然不紧张,更不能出现“怒目强项”“挺胸拔腰”等紧张姿态。“松”的好处,首先是不会引起情绪紧张,其次是保证在呼吸运动时,胸腹肌运动不会受到牵制,可以发挥部肌肉和膈肌运不会受到牵制,可以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