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学习太极拳如何理解虚实和开合

  在太极拳的学习中,对于“虚实”和“开合”的理解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两者的关系贯穿在太极拳学习的始终,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学好当中的关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有所学习。

  虚实的理解,是学好太极拳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这层关系,才能将太极拳的精髓体现出来。

  怎样分清虚实?有人说,两条腿站立,要用一条腿用力而另一条腿不用力,这就是虚实分清了。试问一条腿的跛子,站在那里不双重了,他的虚实就分清了吗?如果一条腿用力的虚实分清是对的,那么阴阳消长的参半,该怎么解释?

  显然,虚实的关键,并不在一条腿和两条腿的用力上,关键是在“腰眼”上。武禹襄的十三总势歌曰:“命意源头在腰隙”;这句话精确地指出了两个腰眼的变换。“腰眼的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即是虚实的分清。两个腰眼不能动,即是填,填腰就是双重”。也就分不清虚实了。

  由此可以看出,虚实和双重的区别所在,在练习时需要注意区分。

  太极名家说:“迈左腿,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迈右步,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他还说:“两条腿要分清虚实,必须裹,两条腿裹如一条腿”。

  他没有说一条腿用力而另一条腿不用力,就是分清虚实了。而在他口授的“虚实分清”上,是这样说的,“虚实”,在腰上主宰,“实七而虚三,虚七而实三”。

  又说:“填腰就是滞,就是双重,就是虚实不清”。他又说:“内在的虚实分清,是指意气而言,一是意气上分得清,二是意气上的分得灵”。这是个高深的意念境界。这才是太极拳真正的虚实分清。

  所以说,太极拳的学习是需要我们注意好“填腰”的重要性的。

  再谈开和合,开是大,是膨胀,合是小,是收缩。“开”从内来说:是意气的胀大,骨和肉分开活动,由内而及外形的开大。“合”从内形讲,是气势的收缩,骨和肉聚敛一起,由内而及外的收和缩。

  武式太极拳历代先师说过,开合是太极拳的“呼”和“吸”,呼是开是发是放,吸是合是收是蓄,呼则沉得下,亦放得人出,吸则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太极拳的“呼”和“吸”,和我们平常的呼和吸不尽相同,有时恰合,但太极拳的“呼吸开合”,是有特定意义的,“开”是意向上升而气向下沉;“合”是敛气入骨,气势凝聚。折叠转换,蓄发间。这是练太极拳的真谛。

  单从外形上的每招每式的开和合,是难以说明太极拳内在的意气蓄发开合的。总而言之,概括一句话:“要练熟身法”。身法在每招每势中,内外三合皆能合度,才能掌握:阴阳、虚实、开合的内在灵气和真谛。

  练太极拳如何做到虚实分明

  “虚实分明”是太极身法习练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腿部练习更是使习拳者达到“虚实分明”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重视腿部的练习。只有做好腿部的虚实练习,才能使习拳者在习拳时做到两腿进退转换虚实分明,稳健轻灵;也只有做到“虚实分明”,才能使动作稳定灵活,进退转换变化更加自如。

  第一,要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合。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曲直互用,蓄发互孕,刚柔相济。每个动作都应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圆润和谐。

  第二,要动作轻灵。“听之至细,动之至微”。轻起轻落,慢起慢落,点起点落,真正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身体不能“硬邦邦”的,落脚不可“扑腾扑腾”的响。

  第三,要练习松静。人体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前为阴后为阳,在于调整上下阴阳,平衡左右阴阳和媾通前后阴阳。媾通前后阴阳,即是打通任督二脉;平衡左右阴阳,则是要使人体气血运行平衡;调整上下阴阳,目的在于练习松静,把易于升浮至头部的虚阳虚火降伏下来。

  第四,要找虚无的气势。太极拳功夫,其高者,是有了虚无的气势,才能感应灵敏,才能融化万物,所以首要在稳静安舒上着手,以养其虚灵也。练虚无气势的功夫,初步必先找柔软,再找轻灵。

  有了柔软轻灵之后,才可以找虚无。久而久之,便可有出手包罗万象的气势,如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即不专注于某一手某一式或某一部,是要处处有照应,处处有感应。学练太极拳,由硬到软,由僵到柔,由重到轻,由滞到灵,由实到虚,此乃太极拳程序之精要所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