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关于太极拳三角劲的解释

  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基础上的练习,只有把基础练好了才能往更深层次的练习,所以一定要加上基础的练习,在太极拳者当中很多人都直接跳过了基础练习往深层次上的练习,这样是很不可取的方式。

  劲的练习是太极拳的必要掌握技能,劲贯穿整个太极拳。

  拳谱:「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如何解释?

  三角劲这名词是近代一些内家拳好手的个人体会,发觉用此种形式发劲能够产生很大的能量。在一些形意拳、八卦掌与太极拳的公开发表文章都曾看过。要了解三角劲首先要了解外家拳与内家拳发劲的分别。一般外家拳练的是气力与速度,发劲时是力源至力端的点对点一条直线的攻击,力量由骨头传送。举一个例子,发拳者前弓后箭站在地上,发力时后脚撑地,这就是力源。力往拳上送,拳头就是力端。但一些内家拳发劲时会产生几个劲源分别以三角形向劲端集中发放,是体对点的发劲方法,理论上体对点会打法会比点对点产生更大的能量。不同门派的内家拳都有不同的发劲方法,而且也不是全部用三角形方式发劲,很难一一述明。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出自武禹襄的《打手要言》原文是:「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武禹襄写这一篇论文是传给他的传人的,在其教学过程中早已经对传人讲了很多的拳理,而论文只将中心思想记下来,其中很多细节或基本知识他都略去了。可以说这论文是写给懂武式太极拳的人看的,不懂拳的看到这篇论文也难以有大得益。

  太极拳的反劲,气的要求是要沉在丹田。

  发劲前的蓄势是要全身肌肤关节,处处张开,这时的意念不在蓄力,不在提气,只在透开身体。发劲是就如空气突然从一个打满了气的球上一个缺口冲出,所以李亦畬对发劲有「如泉涌出」之说。在发劲时的一刻,全身都充满了劲,好像快要爆炸的炸弹一样,这样不用气力的蓄劲反而是令整个身体成为充满能量的纯刚个体。而外家拳发劲则要将气蓄于胸中,其意在蓄力与提气。当力量从力源往力端发时,走一条直线,直线两端是强的地方,但这种发力方法力不能覆盖身体其它的部位。只要能够避开了力端,这种力便会全部落空,相信这是为何武禹襄以「有气者,无力」来形容此情况的原因。

  松胯

  太极拳很着重胯的转动,因为胯位于人体的中部,胯一动便带动整个身驱。很多人误以为将胯随便一转便达到要求,但这样转动便要用力,便违反了太极拳不用力的原则。所以,在拳谱身法中只有「松胯」一词而无「转胯」的说法。

  练习松胯是有阶段性的,要随着拳艺的进步,身体能放松的情度增加而将难度一点点的提升。初学时为求学生能够建立中正,便要求在走架时身体不可乱动,意念不可让身体乱转,只能将脊椎作为圆心,向左、右平面地转动。当中正建立好,身体不会乱动,学生便要学两胯作高低立体的动。两胯分为前后两点,加上脊椎,形状便如骰子的五点。动时中轴只可转但不能左右移动,左前胯下沉右后胯便升起来,右前胯下降左后胯便升起。胯动时便如在划一个立体的8字。动时不可用力。只能用下降的重量升起另外一边胯。当胯练到松空圆活,便可将动胯的机制缩小到脊椎旁边的肌肉。要左胯沉,放松脊椎左面的肌肉,脊椎便会微微螺旋往左下转而将右胯升起,左右皆如是。练到这阶段,尾闾才可随意升降,两胯变成尾闾的仆人,受尾闾的指挥。尾闾控制着两胯,两胯连接着整个身驱,尾闾一动,全身皆动,到此地步才有一动无有不动之趣。

  舍得

  从字面上来说,舍得就是付出的意思,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字面说得很清楚,人如欲有所得,必先要付出,没有不劳而获的。有人花二十元买了一张六合彩票中了几千万,这不是垂手可得吗?绝不!如果不准备输掉二十元,他不愿意花时间跑到投注站,他会中奖吗?我们广东话有两句谚语:「赌就输实,唔赌就穷实。」不应单以消极方面去理解,这两句话实在含有禅机。

  练一般武术,很多努力的学生都能接近或者超过老师的水平,但是大部份学太极拳的,水平往往跟他们老师相差很远。做学生的也察觉,无论自己怎样努力,自己总是追不上老师的进步速度。些问题有很多因素,除了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悟性、学问水平外学生们就是舍不得。太极拳主张不用力,它的理论与练习方法都与我们日常生活背道而驰。太极拳只要求在使用时下不用力,并不要求在日常其它生活也不用力,这情况就像我们电视的丽音设备,随时可以转换语言。要令到大脑能控制自如,在练习太极拳时必须学会将用力的习惯放弃,重新学起,才能建立一个新面貌。很多人在投师学太极拳之前已有很好武术根底,虽然在老师处体会到太极拳不用力的威力,但就是舍不得以前学的用力技巧,学了多年也不见有大进步。这就是「舍不得」的障碍。

  中定

  武禹襄在其拳论《打手要言》中说:「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是必须遵守的身法。在太极拳身法上如能做到八面平均支撑,身体自然饱满,形成一个圆势。圆势是练太极拳基本要求,身法不能混圆,意气在身体中不能无微不至、内力不能畅顺流动、亦不能借用他人之力来还彼之身。以哲学思维去看,当一个圆球四周建立起来中心便自然成立,相反地有中心便有四周。从任何的角度去看圆球,只会见到上下中、左右中、前后中,全部都是含三为一,不能分割的个体。这含三为一正是太极理论的核心,太极就是不停变换的阴阳中,整套拳的变化与使用都离不开这道理,否则不能称之为太极拳。

  在学拳时为了学员容易得到体会,老师往往嘱咐学员以脊椎作为身体的中心,行拳走架时以中心发动为主以除去手上用拙力的习惯。为了这个中守得好,更教学员身法十要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胯扩膝…等等。这是辅助学员学会建立支撑八面的身法,当身体八面都平均张开,中便能自行建立。这中心与四周相济的关系我们常称之为「守中」。

  「守中」并不代表「中定」。守中是中心建立起来后,维持着中心与四周的平衡关系。可是人的脊椎不是一条直杆,由颈椎到尾闾间有不同幅度的起伏,如果不能将脊椎由上至下形成一条垂直线,中心必会偏倚,中便不能稳定,「中定」亦不能成立。太极拳的「阴阳相济」其实就是杠杆原理的运用。试看各种利用杠杆的器械如天平、起重机械等其中心支点必须垂直,如有偏倚,轻则令准确度有偏差,重则会危害机械的平衡,做成倒塌的危机。这是太极拳运动模式中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如有偏差,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发挥。太极拳身法十要除了提供支撑的功能,做得正确亦可令学员的脊椎垂直,例如虚灵顶劲可将颈椎与胸椎拉直,拔背与裹裆则可将命门往外张开使腰椎与胸椎成一直线。

  在过去学拳与教拳的日子中我发觉大部份学员在「中定」的调节都强差人意。其中常见的就是头往前俯。头只要略偏前或后便会破坏了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的相济关系,头偏前会令双肩发僵,尾闾向后移、偏后则形成挺胸、气往上升、命门发僵。如果头部能中正,胸椎放松,重量注入尾闾,便会觉得颈椎同时往头顶上升,这上升下沉之势会令整个身体透开,意气才可灌满全身。「中定」可影响整个太极拳能量系统的运作,一有全有,一无全无。

  不中正的头部除了对太极拳有坏影响,对健康亦有不良副作用。我们颈椎旁边有大动脉血管,另外在颈椎中间更有椎动脉。椎动脉穿入脑部,在颈椎节第一节近枕骨有一小段迂回曲折处,只要颈椎偏斜这迂回的动脉便会受压变得更曲折,令脑后半部供血不足。年青时,血管弹性好,血管壁沉积物少,不见得有大问题。但现今大部份人须长时间伏案工作或每日多个小时对着计算机荧光屏,多年下来的劳损颈椎或多或少都有点毛病。当年纪越长,血管变得不健康时,椎动脉受到不必要的压力时,输送到后脑的血液便会明显减少。初期人会感到身体容易疲乏,不能长时间阅读,长期这可能是老人痴呆的成因。

  学员做不好虚灵顶劲的主因是生活上养成了头颈不正的坏习惯,长期的不于正位使人产生了错觉以为头颈处于正位上。老师们如能多注意学员「中定」,尤其是他们的颈椎与胸椎的交接间,不烦厌地给学员正确提示,让坏习惯慢慢改过来,不但可以令其拳艺提升,更可防止老年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