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 血压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人体来说,血压值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健康,因此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就成了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血压的测量方法,了解一下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所谓血压就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
一般正常人每日血压波动在2.7—4.0千帕(20—30毫米汞柱)范围内,在无降压药的影响下睡眠能导致血压下降20%左右(女性更明显),血压高点一般在上午9—10时及下午4时至晚上8时,血压低点在午夜1—3时,此时睡眠时相常落在第B和第1v时相。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压高点和低点持续的时间较长,形成平台。
标准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规定,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在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在11.3—11.9Kpa(85~89mmHg)者称为高血压的正常高值,以前称为“高正常血压”。
1984年医学家们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压”概念,后又在1993年进一步将血压低于17.3—11.3Kpa(130—85mmHg)定为正常血压,因此当收缩压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张压为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项达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压”,也就是目前的血压“正常高值”。
而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这就是血压“正常高值”,尚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不是高血压,这样如果无靶器官损害,也无危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就无需医治。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首先,血压“正常高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高值”发展成高血压的可能性比血压正常者大得多。其次,处于“正常血压组组或理想血压组。对于这组人,应该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包括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喜食油腻食品或过咸食物等;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定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所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定期与医生联系及时寻求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千万不能认为“不要紧”或顺其自然发展。
后,处于“正常高值”的人,如果患有糖尿病或并发心、脑、肾损害,则应进行药物降压治疗,平时可结合决乌汤茶这种中医组方茶调理,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药物选择以长效降压药为优,以维持24小时血压平稳下降,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降低风险。
血压测量方法
1、自我测量血压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有以下6大意义。
1.区别持续性和“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
2.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3.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4.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5.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例如,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6.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半自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3次读 数的平均值记 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目前尚无统一的自测血压正常值,推荐135/85mmHg为正常上限参考值。
2、诊所偶测血压
诊所偶测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具体的要求如下。
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被测者一般采取坐位,测右上臂,全身肌肉 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 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里 ),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使手腕桡动脉脉搏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水银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恒定的速度下降(2-5mmHg/秒)。以听到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儿童、妊娠、严重贫血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情况下,听诊声音不消失,此时改定为以变音为舒张压。取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0)水平。
应重复测2次,每次相隔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读数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5mmHg,应再隔2分钟,测第3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