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情缘 多位紫砂大师与壶的故事

  每一把紫砂壶都是有它的故事的,紫砂大师在制作壶的时候都会有不一样的心境。紫砂收藏大师准备收藏一把壶的时候,需要看的也是非常多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紫砂大师的紫砂情缘。

  目录

  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 2、紫砂壶大收藏家黄玄龙先生

  3、丁亚平紫砂壶艺术 4、紫砂名家佘法君

  5、紫砂收藏家唐国新的故事 6、江晓燕老师说紫砂

  7、滨州壶友王德员的紫砂故事 8、紫砂大师张顺法和他壶的故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

  顾绍培于1945年5月出生在我国的宜兴蜀山地区,他在1958年的时候进入宜兴紫砂厂里面当学徒,他的师父是老艺人陈福渊,然后又得到了紫砂壶大师顾景舟指导,到现在为止已经在紫砂天地里耕耘50多年了。

  198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6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的紫砂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其中紫砂“百寿瓶”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顾氏八式小品圆壶”和“仰宇提梁壶”分别在2001年西湖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走进顾绍培的紫砂艺术天地,观他的紫砂作品,听他谈论紫砂艺术,这是一个对紫砂艺术有着独特见解、独特追求,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人,不愧为一代紫砂大师。

  我们每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评论某一个人在某个艺术领域取得非常大的成就的时候,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顾绍培他就不赞同这样的话,他说,“在艺术上应该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他的这个认识,使得他在以后的紫砂艺术上攀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宜兴紫砂,已有着较悠久的历史,紫坛上名人辈出,有些紫砂作品出神入化,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顾绍培对前人的优秀作品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用仰视的目光观看,但他从不为前人的作品束缚自己的手脚。他常说,一代艺人应有一代艺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要能反映这代艺人的创造,能反映这代艺人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为此,他在从艺道路上一直苦苦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东西。

  捕影捉线,这是顾绍培在紫砂作品创作中的一个特长。他认为,在紫砂作品创作中,充分地掌握和运用好线条,就能使作品表现得更有生命力。线有着丰富的感情,而且不同的线表达着不同的感情。如垂直线有上升、严肃、端正之感;水平线有稳定、庄重之感;曲线则温和缓慢、丰满柔软;抛物线有流动的速度感;双曲线呈现对称美;*曲线则给人*和丰富之感……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线之外,还有一条看不见的线,那就是生命线。为了运用好线,从事紫砂艺术以来,他一直不停地探索。

  平时,他无论见到什么东西,总要细心地观察它们的线条。就说一片树叶,它也有线条,当它生机勃勃时,它的线条表现得十分有力。对线有着这种独特的理解,他在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中,充分地发挥线条的作用,使作品突破了以往“方就是方,圆就是圆”的单一技法,创作出了一件件“方中有变、圆中寓新、方圆结合、刚柔相济”的富有个性的紫砂作品。

  1987年的时候顾绍培创作的《高风亮节茶具》,就能够很好的掌握了点、线、面之间的构成关系,同时还运用到了很多线的线性特色。

  该壶以竹为题,从竹的自然状态中寻找生命力。壶体造型主轴线垂直端正,壶嘴、壶把所采用的曲线,有一种竹枝摇曳的流动感。整个布局装饰少,写实与书意相结合,含蓄地表达了“形意相依、气韵生动、题意贴切”的艺术个性。此壶在香港展出时,获得了较高的赞誉。

  陈设陶艺作品的主要功能是观赏性,顾绍培在创作陈设陶艺作品时,很注重陈设陶艺作品与室内空间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他在设计上“以人为主,物为人用”,考虑人、物、环境三者的关系,使陈设陶作本身不仅是精致的艺术品,更是与环境空间结合的整体艺术。他在创作陈设陶艺作品时,用眼一看室内的空间、环境,用手一比划尺寸,就勾画出了某件陈设陶艺作品的影子。因此,他被许多人誉为“捕影捉线”的高手。他在过去创作了许多陈设陶艺作品,如今看来,由于线条和影形掌握得好,依然不失为陈设陶艺作品中的精品。

  滨州壶友王德员的紫砂故事

  在滨州供电公司,说起变电运行工区职工王德员,大家都知道他近几年比较忙。原来是紫砂壶收藏丰富起了他的业余文化生活。200多件藏品,不但妆点起了自己的家庭藏馆,而且从买壶、藏壶,逐渐成为了开壶、养壶、悟壶的“壶专家”。

  一见钟情 爱屋及乌

  说来偶然,2004年,王德员在淄博学习期间,一次课余与朋友逛街,地摊上的一把王寅仙的曲壶吸引了他的眼球。把玩间,竟然爱不释手,让他一时间着了迷。现在,他不仅收藏紫砂壶,而且还收藏普洱茶和茶宠。一把壶,从此拉开了王德员的收藏史。

  “这搞紫砂壶收藏,就好比是酿酒,时间愈久愈有味可品。”谈起6年多的紫砂壶收藏,王德员显得有些陶醉。侃侃而谈,倒是颇有些专家意味。据王德员讲买壶是收藏的第一步,也是收藏的关键点。因为要想选一把好壶,首先要有丰富的鉴别经验。

  一是甄选,避免买到仿冒品;再是求疵,不能让瑕疵遮眼,而鱼龙混珠。选壶要先外观其行。看壶身、壶盖是否丰满,方器是否不内夹,圆形是否不瘦瘪。再看壶咀和壶把的组合的外切空间线条是否流畅。因为在紫砂行业内有这样一句师徒相传的谚语:“壶把随着壶身走,壶咀顺着把末出”,形象地说出了其中的奥秘。紫砂壶的第一功能是使用,第二功能是欣赏。因此首先要用得顺手,再是要有“金玉其外”的感觉,起码要看着顺眼。买壶时可以先拿起壶把用手指按住盖,感觉是否舒服。且其余手指不会触及壶身,否则就会烫手。然后还要看壶盖与壶身是否有间隙,盖边线跟壶口线要整齐服帖成一线,转动时不会出现太大的距离。

  说话间,王德员从藏品中拿出一把壶,掀开壶盖又为笔者讲解起了选壶的第二步“内秀其里”。要检查盖子上的通气孔是否通畅,嘴管内的通水网眼有没有堵塞。把壶身托于掌心,用盖珠轻敲壶身,听听声音是否清脆。如发哑声,证明壶体有暗伤。以手指插入耳把圈内,试试端举起是否顺手。最好能试一试水,看看有无滴水涎水现象,如果水倾如柱、无声者即为上品。如果这样一个“体检”流程顺利走下来,无论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都能称得上是一把好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