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托幼儿园 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独立性有帮助吗

  全托幼儿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独立性有帮助吗?相信这是很多全托家长的疑问,其实她们也不是太清楚。现中国的全托日益火爆,有的希望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有的想让孩子融入集体。

  其实,从心理专家方面讲,还是不太赞成这样做,起码对年龄还太小的孩子不太好。不利于孩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孩子长大后会有心理阴影。其实还有很多利弊,那就随小编来看看吧!

  陈薇把3岁的儿子送去全托了。“也不是忙得没办法,还有老人愿意帮着带孩子呢。”陈薇说,3岁儿子已经被老人宠溺得不像话了,特别自我,家里人向日葵一样围着他这一轮小太阳转,将来长大了得成什么样啊?“我就是觉得全托对孩子好,通过全托培养孩子独立性。”爷爷奶奶说陈薇心忒狠,不打招呼气鼓鼓回了老家。

  备受垢病的全托

  全托妈妈们一定会落败下风,她们不利的地方在于,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反对全托。心理学家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已经成为重要的育儿基础,而全托被认为是母爱剥夺,对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依恋关系极为不利。西方有句口号:“好的托幼机构不如一位坏的母亲”,它把送孩子全托的妈妈们钉在负罪感的椅子上—她们甚至连坏的母亲都比不上。

  还有更多对全托不利的证据。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师周念丽做了一个调查,她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孩子与保教人员共同度过入睡前这一段时光中的行为表现。共8个孩子,为时2个月,调查报告于2000年发布。这是其中一个3岁全托孩子入睡前的表现:“上床后,手和脚都喜欢搁在床栏杆上,有时搁在左边,有时搁在右边,动作幅度很大。当有成人走近时,便会注视数秒,流露出亲近的渴望。当无人注意时,便用手去摸自己的脸,顺着额头往下摸,或咬手指,吮吸手指,还常挖鼻孔,咬被子。”

  调查显示,孩子们普遍入睡时间偏长,要1个小时左右。吮吸手指、挖鼻孔、咬衣领等问题行为较多。被观察的8个孩子中,出现这样问题行为的有6个,在4名新入托幼儿的身上,都看到了这些神经性习惯。

  保教人员的态度也令人担心。他们通常严厉训斥孩子们。周念丽得出一个结论:“保教人员对孩子的情感要求没有适当、适时地作出反应和对应,使孩子在离开自己父母之时,备感孤寂和不安。带着这种心情,当然不可能很快进入甜美的梦乡!”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的调查也显示,全托孩子普遍亲情缺乏,心理紧张,身体抵抗力减弱,“52.31%的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呈减弱的趋势,其中12.71%的幼儿经常患病,主要是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疾病,就医用药不断。”另外,全托孩子词汇量不如日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