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了解太极拳的竞赛与训练
太极拳的是一门优秀的拳种,其中富有丰富的内涵和奥秘,需要太极拳者不断的专研才能拥有。练习太极拳不紧可以使自身的协调能力变强,而且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不管怎么说集武术与养生于一身。
太极拳同样是一门技击性比较强的拳术,在实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技击来一较高下的。
将太极拳定位和发展成一项成熟的竞技体育项目,是继承和发展太极拳,提高太极拳水平的唯一途径。
作为竞技性的运动项目,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全面、系统的训练,是提高太极拳技术水平重要、根本的途径;而竞赛不单是训练与提高的重要手段,而且运动员经过训练后提高的竞技能力,也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所以只有对抗性的竞技比赛,才能作为衡量太极拳竞技水平客观、主要的标志。训练和竞赛构成了技击性太极拳的主体,两者相辅相成的发展,才能促进太极拳水平的提高。
技击中主要包括了太极拳的攻防技术和近身的攻防。
各种技击术有着普遍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技术特征和着重点。如摔跤、柔道等为近身的技击术,拳击与跆拳道为相对远身的技击术,而拳击着重于击打,跆拳道却注重腿法。太极拳是远、近身技术全面的技击术。太极拳还创造了以推手的的形式来练习近身术的各种技法和控制对手劲路的方法。遗憾的是有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只练习推手而忽略了其他技法的训练,即使多年纯功,一遇到非推手形式的对抗技法便一筹莫展,如不求开放上进的话,只有缩在推 手的小圈里打转。目前开展的太极拳对抗竞赛,还不全面和完整,但这也已经为建立一个完整的训练和竞赛体系,迈出了可贵的一步,而且这一步也迈得不容易。开展太极拳推手比赛,从一开始就引来了各式各样的不同意见。有支持的,有提出改进建议的,而极力反对的也大有人在,常听到的有以下几项:一是批评比赛时运动员顶牛,有些练举重和非太极功夫的选手用外力赢得比赛,有违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有损太极功夫的形象,非我族类、应该停止举行比赛等等。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十分简单,只有这些正宗太极功夫的代表者在推手台上,以正宗的太极功夫,让那些只会用蛮力的挑战者一尝太极神功的威力,只要轻轻一动,甚至用“凌空劲”把对手腾空发出,那么太极推手比赛的方向就肯定清晰了。踞的是至今还未见这些“正宗”的太极拳家们上台示范。
另一意见是以保持太极拳的纯洁性为由,建议太极拳推手比赛前须过“三关”,即太极拳理论关、套路关和推手套路动作关。首先要验明正身,保证参赛者是“纯种的太极人”,练的是“纯正的太极功夫”,才能以“太极的要求”在一个狭小完全的小圈圈内做对练表演式的比赛。这种保守和”闭关自守“的观点,与改革开放,大胆引进竞争的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如果用高墙深院把太极拳一层层地围起来,拒绝任何的横向交流,失去横向交流所产生的推动力,失去横向交流带来的检验标准,只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圈子内自我“完善”,井会越挖越深,天也就越来越小。广东潮汕人流传有句俗语“拳要杂种,仔(儿子)要亲生”,十分通俗精要。“杂种”就是通过开放式的横向交流,博采各家之长,这就是发展与提高的动力。由武术与导引、吐纳术杂交而成的太极拳,本身就是一个佳的范例。我们还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盲目地追求所谓“门派”与“正宗”,做“井大王”,搞小圈子,就会造成“近亲繁殖”,“近亲繁殖”是人种、物种衰退的主要成因,而闭关自守,也就是影响太极拳发展的大障碍。坚持改革开放是一条不归路。首先要打开门户请进来,如不断降低和取消推手赛的门槛,欢迎和吸引各种流派的选手,在遵守太极拳推手赛规则的框架下,进行开放和横向的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另外,还应走出去,将太极拳的技击优势,如极富弹性,触之即发的太极预应状态,以及理精法密的技击技巧,在遵守其他技击术比赛 规则的前提下,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如:柔道、摔跤、跆拳道和散打等等,一拳多能,综合利用。有人说过:“如果将茅台酒装进五粮液的瓶子里,就不是那股味了”,过分地强调 酒 的个性和包装,而忽略了酒的本质。我们认为,如果是好酒,用什么样的瓶子装都是香的。只有通过这些横向 的交流,才能真正证明太极拳技击术的优势和特点所在,才能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其实,纵观中国武术和太极拳的发展史,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横向交流也就是战场上的搏斗,是不可能预选对手和对抗方式的。两将于战场相遇,多也就是要对手报上名来便可开打,而许多太极拳宗师,从古代的杨露禅“杨无敌”到现代的陈发科等在比武时也不会查练功背景和要求先通过太极拳资格考核等。
更令人费解的是还有人提出:太极拳推手比赛不应以对抗实战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对练表演的形式出现,由裁判根据两人对抗水平的高低来评定优劣。太极推手本来就是制胜类的近身格斗对抗项目,如果用评分类的表演性项目的标准与方法来评定,从根本上混淆和否定了太极拳推 手的技击属性。作为对抗性竞赛项目,只要遵守竞赛规则,在不犯规不违例的前提下,水平的高低和胜负均由客观的标准来决定,“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作为制胜类的推手、柔道、拳击等,是以命中对方、制胜对手为获胜的因素,这与评分类项目的体操、跳水、武术套路比赛,以动作姿势和动作标准的评分作为成绩的确定,有根本的区别,不能混淆。
在太极拳的推手比赛中,这样的比赛,把技击运用到了现实实战中,是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发展。
太极拳推手比赛还是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但不是否定和扼杀。竞赛会对一些旧的观念、旧的传授*产生冲击,对竞赛的认识也涉及到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太极拳和传统武术的课题,如果我们在继承先辈留给我们的精华的同时,把历代积下来的坛坛罐罐也一并接收过来,特别是那些门派的“掌门人”还要背上一块沉重的金漆招牌,那种负担可想而知,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我们应该放思想,放下沉重的包袱,以科学的态度将太极拳的精华也就是有效成分分析提炼、合成出来,加以继承、运用和发展。这些精华源于各家各派而又高于各家各派,让我们将太极拳的精华与各拳种的精华加以交流和融和,将井水汇成溪水,将溪水汇成河,后汇入中国武术和竞技体育的大江大海里,这将给太极拳带来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继承和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