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了解太极磨步与碾步的区别

  太极拳的在走架的过程中,步法尤为的重要,步型需要不断的去变动,这样才能达到好的走架效果。步法无论是挺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另人不去注重,其实真正懂得太极的人会去不断的练习它。

  磨步与碾步应有区别:

  太极拳在变动步型时,自己前脚掌离开地面,以脚跟为中心轴向外侧转动为磨转。而脚跟离开地面以相反的方法以前掌转动为碾转。

  这两种转动,若以步法称之,则前为“磨步”,后为“碾步”;若以缠丝劲分之,则磨步为顺缠,碾步为逆缠。这两种步法,前脚转动时多为磨步,后脚转动时多为碾步。而有的太极拳教材,却把“以脚跟为轴,脚尖外撇或内扣,或以脚前掌为轴,脚跟外展”统称为“碾步”。笔者以为,还是分别称为“磨步”与“碾步”为好,因为它是顺缠和逆缠的两股劲,不能混为一谈。

  磨转与碾转的关系如同船头与船舵的关系,船头的转动是靠大幅摆动船舵实现的。没有船舵的左转或右转,船头是不会转动的。磨步与碾步也是这样。以弓步为例,前弓腿是实步如同船头,后撑腿是虚步恰似船舵。人在盘拳时,欲变动步型,必先使后脚前掌向内碾转,上体弧型转动微后坐,略微变动一下重心,使前脚稳稳地以脚跟为轴向外磨转。而后上体再弧形向前移动,坐实前腿,三尖(鼻、膝、脚趾)相照;同时,后脚继续以前掌为轴向内碾转,内碾到脚趾与前脚跟方向一致时,十分顺当地由胯而膝而脚虚离地面至前脚内侧,再由脚而膝而胯地缓缓向前伸出,至虚至灵地完成一次步型变动。这种变动步型的步法几乎为太极拳各大流派所认同。笔者认为,明确区分磨步与碾步的不同步法,自己盘拳时便于操作,教授他人时好喊口令,于人于己都很方便,论其作用,试举以下几例。

  其一,这样大好处就是有利于虚实的变换,太极拳中有这样一句话“变转虚实须留意”。

  “留意”何处?此诀没有说明,靠练拳人体悟。太极拳基本的要领一是中正,二是轻灵。这是两个互为孕育、相互关联的概念,能中则正,能轻则灵,反之亦然。我们在盘拳时,身体摇摆或歪斜,举步飘浮或滞重,固然与精神是否提起、意气能否换灵有关,但与步法是否准确,则有直接关系。“精神”和“意气”都是虚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在脚下,步法不准确,在变转虚实时,就是提起精神,换灵意气,也难保身体不歪斜,足下不滞重。所以,重点应当“留意”脚下,以磨步与碾步的有序转动来变动步型,即以碾(虚)推磨(实)转动,以磨(实)带碾(虚)提起,再由磨(实)变碾(虚),由碾(虚)变磨(实)。如此操作,虚实轻灵转换,身体中正不偏,连绵不断,生生不已,稳稳当当地将一套拳描绘出来。

  其二,有利于将拳盘圆。太极拳是圆形运动,螺旋缠绕是圆的表现形式,也是太极拳的精髓所在。太极拳的缠丝劲是从根而起的,足不画圆,难保全身无处不成圈。而磨步与碾步的正确运行便能使足下画圆。以左弓步转右弓步为例,定式后的左弓步上体以腰带动弧线型微向后坐,右撑腿以脚前掌为轴脚跟外展而使前掌内碾,在支撑腿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左弓腿以脚后跟为轴内磨而使前掌外展,再坐实前腿,后脚继续碾转提起经前弓腿内侧上步。如此左右轮换上步,前后脚通过外磨内碾的弧线合成圆圈,缠丝劲由此产生。从而,全身以腰为轴,由腿而脊而臂旋转,抽缠结合,无处不圆。

  其三,有利于转换折叠。“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这两句为众多的太极拳练习者熟知的歌诀,浓缩一下,关键词只有四个字,即“转换折叠”。“折叠”是手法,“转换”是步法。在通常情况下,手法的折叠与步法的转换是连在一起的,特别是在进退的时候,脚下(步法)不转,手上(手法)难折,而手臂从折到叠也是要靠换步方能奏效。因此,磨步与碾步是使折叠手法与下肢运动相系相随的首选步法。以“野马分鬃”为例,“弓步分手”看似定式,实际上手臂只是伸进了对方的腋下,要完成“分鬃”捌法,必须使后脚碾转下沉,让伸进对方腋下的手借上体转动之势在磨步的配合下,利用腰劲手臂一折,将对方挒出,而后又在后手前抄的同时将手臂一叠使上下合住,达到换劲的目的。

  其四,它有利于占住中定。早已流传的一句话“占住中定,往开里打”。

  严翰秀先生破译此诀,其中的“开”是收、引等意思。笔者不善技击,只能“纸上谈兵”,认为不管是“收”还是“引”,都必须占住中定,而步法的内碾与外磨则能使中心占定“往开里打”。以“搂膝拗步”为例,此式是一捋二搂三推。设想对方以拳击我,我视其来拳方向先使一脚碾转或磨转,若采用上步捋法,另一脚则迅速上步视情或插或套;与此同时,一手仰掌接住对方来手,另一手按住其胳膊,稳住重心,前磨后碾,在腰劲的带动下,两手前引后发,将对方捋开。此时,假如没有磨步的顺转和碾步的逆转而使身势站稳,做到“中土不离位”,是难以做到向心收引而离心放出的。

  其五,有利于准确定位。太极拳十分重视定位的方向和角度,落步时足尖的指向就关系到定位的准确性和姿势的正确性。以杨式揽雀尾从左掤转右掤的上步为挒,在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时,身体微左转,带动右脚逆缠内碾由大趾领劲提至左脚内侧,接着身体微右转,右脚由小趾领劲顺缠缓缓向前方伸出,足尖转向正前方足跟落地,大趾微有内扣之意,以便撑胯圆裆。如果在右腿前伸时,右足尖不是顺缠以小趾领劲转向右前方,而是斜向左方或左前方,落地方位必然偏左,从而形成横裆步,改变了拳势的方向。所以,后脚碾转逆缠收步再顺缠上步,可以保证定位准确,避免出现方向偏差问题。

  在这些区别之中无论是怎样的步法还是怎么样的优处,都是相关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