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拳家如何爆发丹田之力小秘诀

  每位习拳者都知道丹田,丹田是人的力量的集合地,练武术或者是京剧演唱都离不了丹田。太极拳的特点是要气沉丹田,那么丹田在哪?如何做到气沉丹田?太极拳的好处是否是气沉丹田?下面跟着太极拳教程学习一下。

  太极拳之气沉丹田功法

  太极拳是我国一套传统的武术练习,丹田的爆发力有助于练拳者在实战中运用,而且练好气沉丹田,对运内气有很大的帮助。

  正身直立,双足分开,宽与肩齐;屈膝圆裆,口唇轻闭,舌舐上颌,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中指尖轻贴大腿中部;头部虚领顶劲,脊柱节节松沉,胸背部的肋肌也自然地松沉,足跟足趾与足掌轻轻沉住;胸部宽舒,脐下腹部微觉充实。

  目光平视,摒除杂念,意存丹田(脐下小脐部分),自觉心平气和,然后用意识引导缓缓将双手向前方举起,肘腕微屈,肘尖下坠,手心向下,以中指领劲上提,提至手与肩平;同时在意识引导下用鼻缓缓吸气,使有气体下行的感觉,徐徐送人腹部脐下。

  当做到这个步骤的时候,横隔膜会自然的上升,腹部自然的向内收,使气聚集在丹田,稍停顿一下,这就是一吸。

  随即继续用意识引导双手屈肘内收,缓缓下按于腹前,也是以中指领劲往下轻按;同时,肛门括约肌随即松开,缓缓以鼻呼气;这时横膈膜自然下降,小腹部自然地外凸。这是一呼。

  心要静,目光要照顾双手的起落,动作与呼吸要均匀协调,逐步做到呼吸“悠、匀、细、缓”,动作轻松,速度均匀。 这样反复练习数十下。

  这种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法,与气功疗法的逆呼吸相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太极拳架式。在陈家沟太极拳的发劲动作中,仅在单掌双掌或单拳前击时才配合呼气,使横膈膜下降,腹内轻轻做下沉动作;而在整套动作过程中。

  特别是在一呼一吸的时候,气在腹内会做向左或者向右不等的弧形动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配合臂和腿左右等的缠丝劲。

  这种腹式呼吸法我们可以称作丹田内转法。当每势定式时,腹内才轻轻做下沉动作。因此,陈式太极拳腹式呼吸法是“丹田内转” 法与“气沉丹田”法交互运用的。

  后来从陈架发展的各种太极拳架式,都是臂、腿只作环形或弧形,不作螺旋形,腹式呼吸仅为“气沉丹田”法,不与“丹田内转”法相结合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练法,骨节肌肉做弧形的旋转,外形上臂、腿做左或右大小不等的螺旋形动作,并根据学拳者功夫的加深而逐步加圈,是比后来发展的太极拳臂、腿只做弧形或环形较为复杂难练。陈式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是:“丹田内转”法与“气沉丹田”法相结合,比较后来发展的太极拳只采取“气沉丹田”法,又是比较复杂难练的。复杂难练,运动量当然大得多,不宜于患病者练。

  陈式太极拳适于年轻力壮者练。为了继承陈式太极拳呼吸法的特点,凡是初学陈式太极拳的,在练拳前后,还应该练习“丹田内转”与“气沉丹田”相结合的方法。

  正身直立,双足分开,宽与肩齐,屈膝圆裆,口唇轻闭,舌舐上颌,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头部虚领顶劲,脊柱节节往下松沉,又要虚虚对准,胸背部的肋肌也自然地松沉。

  左手屈肘,掌心向上,右手屈肘松握拳,拳背轻贴于左掌心之上,左大指轻贴于右拳虎口处,余四指轻贴于右腕骨背之下,双手停于心口前,距离约四寸许;肘不贴肋,沉肩坠肘,胸部宽舒,腹部放松而又微觉充实;头部虚领顶劲,脊柱节节松沉。

  胸背部肋骨也自然地松沉;足跟、足趾与足掌轻轻沉住;目光平视,屏除杂念,意存丹田,自觉心平气和,姿势稳当,然后两腿分清虚实把重心移在左腿,双手随着微向左下方划弧而上旋仍停于心口。

  同时配合缓缓吸气,追随内脏的弧形动作,这时横膈膜自然上升,腹部自然地微向内收;吸气将尽,肛门括约肌即微微收缩,如忍住粪便状,使气聚于下丹田(在脐下中极穴),略停一停,这是一吸。

  随即继续用意识将腹部内脏轻轻下沉,双手亦于胸前心口下沉于脐前轻轻沉住;重心仍落于两腿,同时,肛门括约肌随即松开,缓缓以鼻呼气,部分气体从鼻孔流出,部分气体似感下沉于下丹田;部分气体似感流行于中丹田(脐部神阙穴);这时横膈膜自然下降,小腹自然地外凸。这是一呼。

  心要静,眼神要照顾双手的起落;身形要端正,不可摇摆俯仰;呼吸要“悠、匀、细、缓”,呼吸与动作要协调。

  这是向左方的内转下沉法,向右方内转下沉的方法用同样的姿势,仅是方向相反。可以交叉地反复练习数十下。全身骨节和肌肉都参加活动,完成“一动无有不动”的要求。

  这种“以意调息”的腹式深呼吸法,有人称作“内练一口气”,也称作“气功”或“内功”。通过横膈膜的不断起伏,内脏做轻微的旋转和“按摩”运动,能够提高内脏机能,促进气血循环,能够治疗各种慢性病。

  千百年来,我国的养生家、医学家在实践中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疗病、延年的一种方法,也是极其合乎科学的。

  附带要提出的,肛门括约肌一紧一松{紧的时间短,松的时间长),有助于治愈内痔,并能连带地作用于泌尿系统而治遗精病。

  拳套练熟后,可以按照“起吸落呼,合吸开呼”的拳势呼吸的原则,使呼吸与动作自然地结合起来。如果感觉胸闷憋气,必然是姿势有不正确的地方,引起肌肉不能全部放松,或是呼吸跟动作不能配合均匀,必须加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