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查 B型超声波能检查出什么
超声波是一种通过示波屏显示体内各种器官组织对于超声的反射及减弱规律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B型超声波也是其中一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些关于超声波检查方面的知识,告诉大家B型超声波具体能够检查出什么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超声波检查通常分四种类型
超声波是频率超出了人耳听觉范围所限,所以叫超声波。而超声波检查又被区分为A型、B型、M型和D型四个类型。其中B型超声波为广泛使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超声波检查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A型超声波检查
A型超声波适用于一些含液性病变,如诊断胸腔积液并定位穿刺点,腹水探测,还可测量脏器大小及距离等。A超灵敏度较高,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但不能显示横断面图象,故在诊断上有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许多脏器的检查已被新型的B型显像仪所取代。
B型超声波检查
B超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心脏、腹部脏器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检查,特别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由于超声诊断的结果能较快得到证实,且对胎儿和母体无损伤,因此对妊娠子宫的探查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M型超声波检查
M型超声波又称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心脏的检查,包括检查心腔大小,室间隔厚度,心脏瓣膜的形态与活动度以及心内肿瘤等。但单用M型超声波诊断心脏疾病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能和B超、D超、声学造影等联合运用,互为补充,则可以对许多疾病做出有价值的诊断,还可避免带有创伤性和危险性的心脏导管检查。
D型超声波检查
D型超声波又称多普勒超声法,它可通过获取血流方向、速率及血流动力学资料,经过分析、计算,诊断出心脏和血管的病变,也可间接了解某些组织的供血情况。
B超能检查出什么
很多人认为B超检查都是针对于女性,小编在此告诉大家,B超检查并不只是女性的专项检查,它对于一些常见身体疾病也能够很有效的检查出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B超都能检查出哪些疾病。
在临床应用方面,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由于图像富于实体感,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所以应用超声可以早期明确诊断。例如:眼科诊断非金属异物时,在玻璃体混浊的情况下,可显示视网膜及球后病变。对心脏的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粘液病的非浸入探测有特异性,可代替大部分心导管检查。
它亦可用于小血管的通断、血流方向、速度的测定可广泛应用。早期发现肝占位性病变的检出已达到1厘米水平。还可清楚地显示胆囊总胆管、肝管、肝外胆管、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等等。B超检查能检出有否占位性病变,尤其对积液与囊肿的物理定性和数量、体积等相当准确。对各种管腔内结石的检出率高出传统的检查法。对产科更解决了过去许多难以检出的疑难问题。如既能对胎盘定位、羊水测量,又能对单胎多胎、胎儿发育情况及有否畸形和葡萄胎等作出早期诊断。
(1)胆结石
B超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高达90%以上,能发现直径只有3mm的结石。胆管结石因受肠道气体的干扰,诊断率虽不如胆囊结石,但可以看到因胆管结石而引起的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等改变。
(2)胆囊炎
胆囊炎症会引起胆囊的大小和囊壁的改变。急性胆囊炎时B超可见胆囊增大、囊壁弥漫性增厚;慢性胆囊炎时,胆囊胀大或萎缩、壁增厚、边缘粗糙。
(3)胆道肿瘤
胆囊良性肿瘤B超图像表现为半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较光亮的团块,结构均匀;恶性肿瘤的团块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胆囊壁增厚,凹凸不平;胆管癌的声像图表现为胆管中边缘不规则团块,肿块上方胆管常扩张、增粗。
(4)胆道蛔虫病
B超图像显示条状的与胆管平行的蛔虫光带,甚至可以看到蛔虫的蠕动。
(5)阻塞性黄疸
正常的肝外胆管内径一般小于6mm,左右肝管的内径小于2mm,如B超显示大于上述数值即提示胆管有阻塞、阻塞上方的胆管显示扩张增粗,因此可确定梗阻的部位,有时还可提供阻塞的原因是什么。
B超检查的好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知晓羊水量的多少
B超可以较准确地测量出孕妇的羊水量。我们知道,羊水量对于胎儿生长发育是十分重要的,羊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预示是不是有胎儿畸形,是不是有先天性疾病等异常,为优生优育、为家庭幸福保驾护航。
2、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B超既可以测量胎儿的各个部位,如胎头大小、胎臀长度,也可以用于在早期妊娠来测定胎儿的具体怀孕时间(医学上叫做孕周),测定胎头的双顶径、头围、腹围及胎儿股骨的长度等,这些数据可以判断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3、判断胎盘是否正常
B超可以清楚地观察胎盘,用以判断胎盘结构、胎盘成熟情况、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有无分离、出血等等。之外,还可以清楚地了解胎盘的位置是否 正常,胎盘有无血管瘤的存在,胎盘是否与孕龄关系一致,可以明确地诊断出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等疾病,为孕期保健创造可能。
4、用于产前疾病诊断
B超可以有效发现胎儿畸形,一般在妊娠18-20周检查可筛查胎儿有无畸形,为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措施提供依据。一旦发现胎儿畸形,早期容易终止妊娠,如消化道畸形,神经管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等等,都可以及时采取流产、引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