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偏方 宝宝退烧的小妙招

  发烧是一种在日常的生活常见的病症,不管是什么年龄的人都是非常容易发烧的,而引起发烧的原因也是有许多的。很多人对于发烧喜欢使用一些小偏方,今天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一些退烧的偏方,包括孕妇退烧偏方宝宝发烧退烧偏方等。

  目录

  1、退烧的基础知识 2、宝宝发烧退烧的六个小偏方

  3、小儿退烧药有哪些 4、孕妇退烧偏方

  5、中医退烧的偏方 6、6种退烧推拿方法

  7、发烧按五大穴位帮你退烧 8、退烧的食疗偏方

  退烧的基础知识

  退烧的详细解释

  高于正常的体温降到正常。

  徐哲身《反啼笑因缘》第十九回:“ 陶太太 忽然大笑起来道:‘表弟,你可是还未退烧,在说梦话么?’” 张爱玲《小艾》:“但是 小艾 自从小产以后便得了病,一直也不退烧。”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外在因素:小儿体温受到外在的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二、内在因素: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三、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为什么要退烧

  发高烧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藉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 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从而缩短疾病 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烧,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退烧时间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要看发烧的时间和温度。由于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白血球抵抗细菌毒素,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观察发烧的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所以不太高的体温是不必急着退烧的。但是,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尤其婴幼儿发烧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错误退烧方法

  综观上述论点,家长应该要有正确的态度,将发烧当作一种警讯。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8℃~39℃)其吞食能力加强。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要把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有些父母会使用民间流传的一些退烧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来为孩子退烧,这是不适当的。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此外,传统老一辈的“寒到”的观念,造成一般误以为发烧时必须多穿衣服,其实刚好相反。他说,发烧时全身能散热的地方以皮肤的表面积大,散热效果好,假使能将过多的衣服剥除,大量身体的热可经由宽松清凉的外表排除,体温很容易下降。

  宝宝吃退烧药的五个禁忌

  当宝宝生病的时候,着急的莫过于妈妈们了。但是着急归着急,方寸不能乱。很多时候当宝宝出现了发烧的现象的时候,妈妈们都是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为宝宝降温,要知道妈妈们很有可能因为着急宝宝的病情,而做错了某些事情哦。那么在宝宝发烧后,吃退烧药都有什么禁忌呢。

  一、38.5°C以下通常不必用药

  一般腋下温度超过37.2°C定义为发烧。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以及成人而言,轻度发烧本身并不危险。腋下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没必要用药。此时,可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身体。

  二、普通发热建议只用1种药

  安全性高的退烧药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但一定合理使用,必须保证安全性高,切不可过量使用不然可能造成肝脏损害。有一部分退烧药退烧作用较强,会导致大量出汗,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者,肾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三、当一天只需要服2~3次退烧药就能缓解时,好只用1种药

  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同时,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很难鉴别是哪种药物导致的,会增大治疗的难度。退烧药起效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0.5~2小时内见效。

  四、高烧不退交替使用退烧药时,注意间隔时间

  如果正确用药仍然持续高烧不退时,可以考虑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例如A退烧药用了2小时后烧没退下来,但其小用药间隔是4小时,这时,不能再用A退烧药,只能将另一种退烧药B与其交替用。服两种药的小间隔时间是2小时。因为通常一种退烧药吃进去后,大约需要2小时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如果2小时后体温仍然维持在38.5°C以上,可以理解为某一种药不能有效退烧,这时才需要和另一种药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交替使用时,每天分别多用4次。

  五、吃药退烧时要多喝水

  吃药退烧时要多喝水,这样能加快排泄,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用药同时也可配合物理降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以上五点就是宝宝在吃退烧药的时候,需要妈妈们谨记的五点禁忌。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着急宝宝的病情而手忙脚乱,在吃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上面说的五点禁忌去对照吃药。

  中医退烧的偏方

  很多人小的时候都会有发烧的经历,作为家长的一碰到这种情况,往往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中医治疗发烧的方法很多,但如果选错了,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往往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1.发汗退热法

  这是常见的退热方法,适用于感冒发热的病人。常见的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出现,无汗或有汗不畅,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明显,体温较高,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可通过发汗散邪,使邪热外达,发热随之减轻,从而达到退热之效。

  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较轻,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治疗上应该辛凉解表、发汗退热,可以用九味羌活丸和感冒清热颗粒来治疗。同时,我们还可通过多喝热水,多盖被子捂汗、洗桑拿、用热水泡脚的方法发汗来起到退热的目的,但洗桑拿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发烧时皮肤的毛孔都闭塞,刮痧能使毛孔开泻,里面的邪气可以排泄出来,也有退烧的功效。

  2.热者寒之法

  可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如见“四大”症状,即表现为高热不退(大热),汗出较多(大汗),口渴喜喝冷饮(大渴),脉象洪大而数(大脉)等症状,就是热盛津伤证,此时不能用发汗退热法,宜用甘寒退热法,可用中药白虎汤来治疗。

  如见高烧不退,烦躁,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状的,为热毒炽盛证,当用苦寒清热法,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喝些冷饮料,但由于药物和饮料都偏属寒凉,易伤脾胃,要适可而止。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的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将冰块放在额头、腋下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此外,还可按住风池或曲池穴10分钟,达到发汗退热的效果。

  3.滋阴清热法

  即用滋阴的药物来治疗阴虚发热的病症。主要适用于由于阴虚而导致的胸口发热,手脚心发热,伴有烦躁不适,夜间出汗等症状,多见于体型瘦弱的人,也常见于患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疾病。此时不能应用前面所讲的方法,而应该滋阴清热,可以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来治疗。还可按摩照海、太溪、涌泉、三阴交等穴位,多吃鲜藕、菱角、鸭梨等食物。

  4.通腑泄热法

  也叫做“釜底抽薪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甚至病人出现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等症状。这时要用清热的药物同时配上通便的药物,大便排下后,热也就降下来。这就是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临床上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来治疗。还可适当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但注意不要造成过度腹泻。此外,按摩天枢、大肠俞、大横、内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热的功效。

  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清肺经2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2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100~200次。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烧食谱推荐

  1、炒绿豆芽

  做法

  (1)把绿豆芽拣去杂质,洗净;

  (2)把锅烧热,放入植物油,烧至九成热时;

  (3)将绿豆芽下锅,翻炒去生即成。

  作用:中医认为经常食用绿豆芽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解酒毒热毒。绿豆芽是祛痰火湿热的家常蔬菜。

  2、米醋萝卜菜

  做法

  (1)将萝卜洗净,切成小的薄片;

  (2)放花椒少许,加米醋浸4小时即可;

  (3)食用时淋香油。

  作用:辛凉解表,消食解毒。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发烧。

  3、鸭梨西米露

  做法

  (1)将鸭梨洗净,去皮、核,切碎,放入锅中,加清水5杯,煮30分钟;

  (2)捞去梨渣留汁;

  (3)将梨汁再煮沸,加入西谷米,小火煮至完全透明;

  (4)再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作用:西米有健脾,补肺,化痰的功效;犁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本食谱适用于小儿疳热、风热昏躁、虚热烦躁、肺热咳嗽。

  4、冬瓜薏米鸡脚煲绿豆汤

  做法

  (1)冬瓜洗净后,不去皮切块,鸡脚和瘦肉用热水冲洗,瘦肉切块,薏米预先用水浸泡,绿豆用热浸泡去壳。

  (2)煲汤锅倒入半锅水,加入瘦肉和鸡脚、绿豆和薏米,武火煲半小时。

  (3)水沸腾后,把火调至文火,继续煲。

  (4)约一个小时后,把切块的冬瓜放进去,转为武火。

  (5)半个小时后,熄火。根据喜好加盐即可饮用。

  作用:清热解毒,有利于去体内的湿气和火气。排毒利尿,退热解暑,补充水分。降火去噪,是一年四季都适合饮用的汤品。

  羚羊角可以退烧吗

  羚羊角顾名思义就是羚羊的角,长在头上的那两个东西,羚羊是种非常坚硬的东西,同时也是羚羊们在受到攻击时对付敌人所要用的武器之一,那另外一种想必大家都猜得到那就是羚羊的脚.哎,都知道很多动物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羚羊也不例外。尤其是羚羊角,羚羊角的用处很多。

  在许多的中药配方你都可以看得到羚羊角的身影,当把羚羊角磨成粉,便是一昧很好的中药药材.不光云云羚羊角的营养代价也很高.关于羚羊角细致的药用代价和营养代价都可以看一下下面所说的.盼望可以帮到各人。

  1、对中枢的作用

  腹腔注射羚羊角醇提取液及注射液,均能使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其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朝向性运动反应,并可使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诱导期缩短.显著降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电休克的敏感性,却不导致肌肉松驰,煎剂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惊厥率,并增高恢复率,但对士的宁所致惊厥则无效。

  2、解热作用

  羚羊角煎剂给人工发热兔灌服48毫升/公斤,给药2小时后体温下降,6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3、对循环系统作用

  本品煎剂2毫升/公斤静注,使麻醉猫血压下降.煎剂或醇提取液,小剂量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加强,中等剂量可致心传导阻滞大刘量则引起心率减慢,振幅减小,后心跳停止。

  4、其它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增加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并有镇痛作用。

  5、毒性

  给小鼠灌服10%羚羊角煎剂2克/公斤,连续给药7天,除体重重增长缓慢外.而饮食,排便,*活动等方面无明显改变。

  以上所说的那些就是羚羊角各个方面的价值,目前羚羊已经成为*保护动物,所以现在如果捕杀羚羊是要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所以说羚羊角是个好东西,但是为了人身安全着想也不要贸然的去捕杀它们.而且毕竟羚羊也是一种生物也是具有生命的东西。

  结语:发烧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是非常的常见的,而很多的大人对于发烧也是不在意的,知识认为多休息就会好的,而对于孕妇以及宝宝的发烧却是极其重视的。而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了许多的发烧的偏方,大家可以试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