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一搓这里身子或能更壮实

  搓一搓哪里身子竟能更壮实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棒棒的,那么,健康又壮实的身体应该如何养成呢?搓脸的好处有哪些呢?搓手的好处有哪些呢?健康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搓身体什么地方能够更健康吧!

  近日气温虽有升高的趋势,但保暖防寒的措施仍不能怠慢。俗话说“春捂秋冻”,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更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搓一搓下身促循环,增强体质

  除了下身的保暖之外,加强下身的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也很重要。

  可采取干洗脚的方法进行锻炼: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从大腿根向下一直用力按摩直到脚踝,再反方向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重复10-20遍即可。

  另外,也可以通过甩腿、按摩腿肚、扭膝、搓脚等方法来活动下身。

  要想身体能够适应气候的变化,减少疾病,“春捂秋冻”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坚持长期的锻炼,增强体质。

  初春应适时增减衣物

  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人体血管舒张,毛孔疏松增大,若骤减衣服,极容易使尚存的寒邪攻入体内,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因此,应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在早晚寒冷的时候,还要酌情增添衣物,并选择保暖御寒和透气吸汗兼具的衣料。

  下身更易遭风寒侵袭

  人体的下肢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要比上半身差,更容易遭到春季风寒的侵袭,使寒气多自下而生。因此,“春捂”要重在捂下身。

  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绒服,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盲目“春捂”反而易感冒

  中医讲究的是天人相应,我们照顾身体,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外界气候、天气的变化,随时调整,我怎么看都觉得“春捂秋冻”的“春捂”违背了这个原则,虽然它是老话儿了,但是也要拿出来仔细分析一下。

  遇到几位患者,我问一位阿姨,怎么感冒的,这位阿姨说:“不是‘春捂’吗?我出去就穿着羽绒服,结果出了一头的汗,风一吹,就感冒了。”

  这很典型,很多人在此时穿衣,都会参考“春捂”这个原则,天本来已经暖和了,还捂着呢,结果一走动,出了一身的汗,可是身体有捂不住的地方啊,比如额头,全是汗,风一吹,就感冒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老话儿一般都没错啊?怎么这个春捂就不对了?这要从这个话的本意谈起。

  春天是什么样的季节呢?阳气生发,在体内蕴藏了一冬天的阳气,此时开始向外生发,身体开始感到温暖了,天气一热,就容易感到热,容易出汗。

  但是,春天毕竟是一个寒热交替的季节,这样的季节在一天里会温差较大,比如,早晨是比较凉的,但是,到了中午,又会让人觉得比较热,晚上,又凉了。

  有的人觉得中午这么暖和,就减少了衣服,结果到了晚上,就又凉了。这样很容易被冻到,所以老话说,要“春捂”。

  我看到很多北京很多小伙子现在直接穿上西装了,里面就一个衬衣,那天我路过家门口的房地产中介,看到门口一溜站着的小伙子,都是衬衣西装了。

  这身装扮,中午的时候非常潇洒,但是,早晚的时候不行,天气很凉,北京现在晚上还是零下,结果一定很容易冻病。

  这些天有很多人问我:胃痛了怎么办?我仔细一问,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穿少了,凉到脾胃了。

  “春捂”还有一个内涵,是中医认为,春天的时候,阳气生发,此时要保护阳气,如果被冻到了,伤了阳气,会影响我们这一年的整个节律。

  这也是有道理的,比如我见过有的女孩子,很早就换上了特别凉快的鞋,此时大地其实还是很凉的,尤其是早晚的时候,结果导致阳气受伤,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我见过因此而患上肾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