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春节都有哪些讲究
2015年的春节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就要到了,还有几天就要快乐的享受假期,小伙伴们是不是很开心呢?那么,你是否知道春节习俗有哪些呢?古人如何过春节你又是否了解过呢?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过年开运法,一起看看吧!
古人如何过春节
今天就是农历腊月廿三,是传统习俗中的“祭灶节”,亦被称为“小年”。这一天的到来意味着整个春节庆祝活动开始啦!
中国过年有很多传统习俗,每天干什么老祖宗都给我们安排好了,所谓的年味,也都是从一个个习俗中散发出来的,对照一下下面的过年习俗,看看你过的年对不对。
【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多,内容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旧的一年要过去,新的年要来临了,旧的、不好的通通都要丢掉了,开开心心的迎接新的一年来,才会福气又健康。而农历新年,又是属中国人重视的节日,有些小细节可不能马虎!究竟要怎么过年,才能顺心又如意呢?就让沈咏雪老师来告诉我们,有什么事情得注意!
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除夕日、封印
腊月底的大事就是封印,清朝时由钦天鉴择吉日封印,待来年正月再择开印日。
开运法
本日可将常用的印章或签名笔收起来(放印盒或其它盒子)封印,用红纸包好,然后写上封印大吉在红纸上。
除夕照虚耗及过火
除夕日,入夜时屋内、屋外尽可能开灯,大放光明,如此可把一切财物虚耗之气、鬼,或不吉利的东西,照得无影无踪,以趋向新年的吉祥之兆。屋内任何死角或阴暗之处(如床底、桌、椅下等)都不可放过,用灯火、或手电筒或蜡烛照之。
(1)床底下放一个盒子,盒内放六张红色钞票(一百元或五百元)盒外贴一张红纸,可使财运稳定。
(2)晚上可利用木炭作成火炉,用火盆净化自己,并跨过火盆(男左脚、女右脚先跨过),同时也将过期的药放入火盆中,以送走病魔,这种仪式称过火。
围炉,分过年钱及守岁 (除夕日)
大年夜之辞年聚食,称围炉,不分大小一家人的均应围聚,在他乡者亦应赶回团圆,当兵者或在国外者无法回来者,空出一席,将那人的衣服放在座椅上,表示全家团圆;围炉应多时间慢食,应以每一种菜均应下箸之为吉利。
围炉席上之菜肴一般如下
长年菜:代表长寿(需每一根从头吃到尾)。
韭菜:代表长长久久。
菜头:代表好彩头(好预兆)。
鸡:代表食鸡起家。
油炸食物:象征家运兴旺。
压岁钱
围炉后,长辈以压岁钱(红包装钱)分给小孩或成家立业之子女孝敬父母;拿到红包之压岁钱后,可放到枕头下睡觉,在初五以前不要动用;能带给你财运。
守岁
分完压岁钱后,全家在客厅谈笑至天明,称守岁,传说中守岁,能使自己父母长寿,所以守岁又称‘长寿夜’。
结语:以上的新年习俗大家都能够了解了吗?新年代表着一切从头开始,欣欣向荣,对于每个人来说,过去的已经随着旧年封存起来,而如何面对未来,如何努力奋斗,这才是新一年的关键。小编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中都能够拥有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