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30健康之路:贺娟讲咸味食物的好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我们都需要吃一些咸味的食物。那么,你知道为什么炒菜做饭都要有咸味的调理吗?吃咸味的食物到底对于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接下来就请我们的贺娟专家来给我们说说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咸味食物对人体有何益处

  1、食盐——增鲜味、解腻、杀菌防腐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每天都要吃的。

  每天都必须摄入一定的盐来保持新陈代谢,调整体液和细胞之间的酸碱平衡,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另外,含碘的食盐还有益于甲状腺。常用淡盐水漱口,不仅对喉咙疼痛、牙齿肿痛等口腔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能预防感冒。清晨起床后喝一杯盐开水,可治便秘。

  禁忌:每天好不要摄取太多的盐分,这样对身体是很不利的。

  2、酱油——以咸为主,兼具鲜香

  使菜肴增味、生鲜、添香、润色,并能补充养分。酱油中的氨基酸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尤其是一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通过酱油摄取。

  另外,身体某部位烫伤时,可用酱油敷涂,能止痛解毒;手指肿痛,将酱油与蜂蜜加温后,手指浸入其中,能止痛消肿。

  禁忌:在服用优降宁、闷可乐等治疗心血管疾病及胃肠道疾病时,不可与酱油同食,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盐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道菜都需要的,如果菜肴少了盐,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吃太咸的危害

  吃的太咸危害一 伤肾

  食盐即是氯化钠,氯和钠元素都是身体内所必需的离子,多又不行,少了也不行。

  以钠为例,血液中的钠离子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多了渗透压便上升,水份会从血管周围的组织中移向渗透压高的血管内,引起血管内水份过多,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引起高血压、心力衰竭。

  相反,钠离子少了,血管内的水份外移,严重时低血压、休克,慢性失钠会引起慢性腹泻、疲乏软弱、血压偏低、头晕等虚弱表现,可知食盐对人体有多么重要。

  医学上强调:只有在水肿、尿少、高血压和透析超滤不足等情况才限制钠的进食,不随便限钠。若长期限盐,必然会疲乏虚弱了。

  在肾炎发病原因的研究中,未发现有食盐而发病者。虽然在肾炎的活动期有水肿、少尿情况时,主张限制食盐,不加以限制会加重水肿,但并非是食盐所致的复发。

  当肾炎病情得到控制,尿量正常、无水肿和高血压,是不须限盐饮食的,食盐也不会使肾炎复发。虽然不需限盐饮食,但也不主张吃过咸的食品,如咸菜、咸鱼、咸肉等盐腌的食品。

  (二)吃的咸危害二 易得胃癌

  英国和日本科学家对数万名男女的饮食习惯和身体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爱吃过咸食物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是普通人的两倍。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已经不断向人们提出警告,食用过多盐分将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高盐食品还容易导致萎缩性胃炎,这是胃癌的前一阶段。

  (三)吃的咸危害三 诱发儿童疾病

  百味盐为主,食盐可谓调味品中的老大。在现代膳食中,儿童钠盐摄入量逐渐增多,其中既有家庭一日三餐的盐超量,也有零食中含钠盐的增多。

  近,儿童保健专家指出,无论是健康儿童,还是病儿,均不宜摄入过多的盐,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太咸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高盐饮食使得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更利于各种细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其次,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

  第三,高盐饮食可能抑制粘膜抵抗疾病侵袭的作用减弱,加上孩子的免疫能力本身比成人低,又不容易受凉,各种细菌、病毒乘机而入,导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四)吃的咸危害四 睡眠猝死

  睡眠猝死症近年在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及菲律宾肆虐,过去16年共夺去超过5000人的性命。有专家怀疑,这种病可能和饮食习惯偏咸有关。

  这个症状从1981年~1997年,夺去超过5000名泰国人的性命,促使泰国卫生部展开研究,寻找此病的真正成因。

  菲律宾卫生部长说,50年代的调查发现,超过五成死于此病的人都有急性胰腺炎,而胰腺炎起因,可能是因菲律宾菜偏咸所致。

  不过他说现时专家未能确立其因果关系。泰国一项同类调查亦发现,出现睡眠猝死症的原因,可能和食用鱼露有关,但国际卫生组织无法确定。

  本期嘉宾介绍

  贺娟

  女,1960年7月2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2010年6月29日贺娟在北京为某网络公司主讲《饮食与[1]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秘书长,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栏目特邀专家。师从精神病医学专家王洪图教授,从事《黄帝内经》教学、科研、临床研究20年,主编、副主编相关著作10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30篇,著有《黄帝内经养生堂》,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有深入研究。并善于应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擅长对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精神类疾病的治疗。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