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关于太极拳内功修炼要点
太极拳的练习是跟时间的长短分不开的,太极拳看似简单的练习,但真正的深入的学习其中有很多的复杂知识,所以说太极拳的练习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学会的,需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工作和心态上的认真。
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有很多的基础需要练习,呼吸那么简单的事情也是练习。
气功大师王培生先生仙逝四个年头了,恩师授拳“音诀”念念不忘。每逢授课结束时总要强调“修炼内功贵在坚持,把我的语言变为你们的行动”。
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和“吐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体防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功效,强调意识、呼吸、动作的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的内外统一。始而意功,继而内功,再之外功。是一个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统驭的独特的“阴阳哲理拳法。
大家都知道,在吴式太极拳中讲究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动中求静。
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的特点,更适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其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这份亢进和炽烈的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的影响,使“护正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达到益寿延年。
太极拳运动过程,是采用腹式呼吸方法。
要求匀、细、缓长。对初练者不要刻意追求,而采用通顺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腹式顺呼吸也是达到腹式逆呼吸的必由之路。腹式逆呼吸会加大躯体神经系统对呼吸的调控,从而对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机能产生更加良好的影响。练太极拳不是一般的习练拳式,必须懂得很多基本功,如“川字步型”,“立身行”,“斜中正”,“猫行步”等。太极拳这种独特“猫行步”在腰脊的带动下,两下肢均匀缓慢地交替支持全身重量,下肢肌肉的大肌群受到拧裹挤压,其“自然和谐”的低频率而大幅度的振动,必将对“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调则周身气行,故练功必须令其气顺,不可使气道结滞。
在太极拳的练拳的过程中,是不能闭气的,要松沉为主配合呼吸。
由于以上要求我们在行功过程中要以心加意——体松气顺。一趟拳下来心情舒畅,精神饱满,体微见汗。这样会增加体内新陈代谢,从而起到祛病强体健身功效。
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运动都要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强度才能增进人体健康。不过也要因人而异,运动调养精神,调摄要合理,不宜疲劳,还要靠自己掌握。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的功效,是炼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结果。要掌握太极拳真谛,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前辈云:“十年不出门”,“冬练三九增劲,夏练三伏增气”正体现了练拳不可间断性。“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有志修炼太极拳,进行养生保健和防身自卫者,都应从中悟出“持之以恒”的道理。所谓“久积成功”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是一个打太极拳养成习惯的产生兴趣的过程,是将人的“本能”运动方式,从第一信息指挥系统转化为第二信息系统,从而养成新的运动素质,形成新的条件反射(生物回授)之灵敏性。随着这些转变,一种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快感会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不期而至。恩师说“要得不老,练精补脑”对太极拳的健身,疗病,抗衰老和搏击防身功效自然会有更加深刻认识和感觉。
笑对人生话太极,形与神俱生命观。
坐破蒲团终彻悟,一分辛苦一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