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怎么打 掌握5个物理学原理
编者按:说到打太极,很多人都看着简单但自己学习的时候就怎么也学不会。其实太极拳没有那么难,掌握这几个原则就OK啦~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国术、国宝、国粹和国魂,她结合古代引导术和吐纳术,吸收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运动为基本运动形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与仿生学、力学原理等紧密相连,尤其是太极拳的劲力,要求在太极拳圆的运动规律引导下,做到由内向外,圆活柔顺,内外合一。下面就太极拳与物理学原理的结合做一下浅析。
一、“力的三要素”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力的三要素就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哪一要素发生变化,都会使力的作用结果发生改变。下面就这三要素加以说明: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1)力的大小
太极拳把这种力叫“劲力”,是太极拳演练中的一种特殊的活力,这种活力就是“掤劲”。掤劲在太极拳演练中无所不在,所以太极拳称为“掤劲拳”,太极拳就是由八门劲(掤劲、扌履 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构成。八门劲主要练的是掤劲,掤劲是一种绵软不断的“弹簧劲”,而这种弹性劲不是人身固有的劲,要练出这种“弹性劲”,必须摧毁自身旧有的僵劲,旧劲不去,新劲不生。
所以拳论说:“运动如百炼钢,何坚不催”。掤劲生于弹性,弹性则生于身肢放长,并在行拳过程中做到“毋使有缺陷处,毋使有凹凸处,毋使有断续处”。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神聚气敛,才能加强掤劲的内在因素,才能做到连绵不断、节节贯穿,从而提高劲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方向
在太极拳中就是运动的方向和方位。历代太极拳大师在盘拳过程中十分注意方向和方位。在盘拳时不可横抹、竖直,要走弧线,这是太极拳特性所决定的,如何将太极拳盘得圆活,走出弧线,并方位正确?太极拳先贤们都十分重视。太极拳讲究“八门五步十三势”。“八门”即北、东、西、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五步”为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十三势是太极拳的方向方位。太极拳大师杨禹廷为使学生将太极拳盘圆活,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方向方位,创编了“八门线”,并被公认为布局周密、照顾全面、合理利用空间好的拳艺功法。
何谓“八方线”?八方线是将八角平面的八卦太极图以圆线连接起来,画成一个360°的圆形图,练拳人所在的位置便是“八方线”的中心,一只脚不动作为轴心,另一只脚围绕轴心画一圆环,行拳时手脚不离八方线,这样练拳就有章可循。盘拳的过程,是上下左右循弧线行拳修炼的过程,也是将拳走圆的过程。八方线是太极拳的重要拳法,遵循这一拳法,就可以登堂入室走进太极之门。天长日久,拳架规范,方位准确,练拳一日,技精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