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中哪3个时候最容易“吃错药”

  大部分的年轻人现在都是整天的忙于自己的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照顾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病症的话,都是吃点药应付一下就可以的,但是您知道哪3时间段易用药错误吗?您知道正确服药注意事项有哪些吗?今天三九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吃药有哪些禁忌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哪3时间段易用药错误

  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大约有9.8万人因用药错误而死亡,这甚至超过了每年交通事故导致的总死亡人数。

  在澳大利亚,用药错误大约导致3%的患者入院。而在这些用药错误中,有3/4是可以被预防的。有3个时间段是用药错误的高发期,尤其需要引起注意。

  刚起床

  早上起床时,有人会有“起床气”,还可能赶着上班。

  早晨服用的部分降压药,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如果因为着急出门漏服药,或服药后猛然从躺着变为坐着、坐着变为站着,血压容易突然下降,造成头晕甚至晕厥。

  服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如果早餐前顿服的量较大或者吃饭不规律、不吃早餐,可能出现低血糖,严重时出现昏迷。

  建议早上服药的患者,应保证三餐的时间和能量摄入,以及用药和早餐的先后顺序。

  睡觉前

  安定类等安眠药作用快,且起效后对意识有一定影响。服这类药后,反应力、认知功能会减弱,容易走路不稳,出现跌倒。

  建议患者睡前洗漱好,躺在床上后再服药,15~30分钟后起效时,患者已经平躺,跌倒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发病时

  例如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用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吃下超过安全用量的扑热息痛等止痛药。

  如果忽略服药间隔和每日用药次数的限制,不加注意长期或过量服用这类药,副作用会逐渐显现,较严重的有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

  如果本身就患有肝病,过量使用此成分容易引发肝功能衰竭。

  哮喘吸入用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本来起效时间是半小时以上,如果患者用于急性哮喘发作,常常由于症状不能控制,吸入过多药物导致死亡。感冒药也容易出现类似问题。

  建议大家平时养成清醒时服药的习惯。看到周围有人症状急服药时,应当提醒对方不要过量。一旦出现明显异常,应及时就诊。

  正确服药注意事项

  1、服药要用温白开水

  小陈牙疼得厉害,随手从办公桌上拿起早上泡的一杯茶,就着茶水吃了一片止痛药。半个小时过去了,按说以往这个时候牙疼应该已经缓解了,可此次却收效甚微。

  “服药用水安全的是温白开水。”郑州人民医院药物科主任李晓华介绍说,茶叶中含有上百种结构复杂的化学成分;

  如茶碱、鞣酸、苷类化合物、可可碱、咖啡因等,与许多药物可发生反应,比如止痛药呈酸性,如果用茶水送服,就会使酸碱中和,失去药效。

  “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胃肠吸收。”李晓华说,牛奶中的钙、磷、铁等可与药物成分发生作用或结合而影响疗效,或沉淀而影响吸收,而乳品中的脂肪和蛋白还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

  2、吞药物或刺激食管

  很多人都觉得吃药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虽然药品说明书上一般都写着用温开水送服,但有人图省事,会干吞药物或仅喝一口水,认为只要把药物吞下肚去就达到了服药的目的。其实,这种服药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口服的药物(如片剂和胶囊)在服用时,一定要喝足量的水,一般要用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送服。”

  河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秦玉花说,如果干吞药物或喝水不够的话,虽然也达到了使药物进入体内的目的,但其实药物并不能马上进入到胃内,它会长时间滞留在食管中;

  由于药物浓度过大,特别是一些有刺激性的药物,会对食管黏膜产生比较大的刺激,甚至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干吞药物或喝水不够,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晓华介绍说,服药时多喝水不但可以加速药物在胃内的溶解速度,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及减少胃酸对药品的破坏;

  “服药时除要遵医嘱外,还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一般有特殊服用要求的,说明书上都会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