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检查 定期做B超可发现胰腺病

  B超检查是在临床应用中一项常规的检查项目,它可以检查腹部是否存有异物或疾病隐患的存在,对于一些疾病的筛查也有着一定的重要性。那么除开这些,B超还能检查出什么呢?我们在检查之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今天就让小编告诉大家吧。

  胰腺疾病大致分为炎症和肿瘤两类。有资料显示,近几年伤害男性胰腺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目前为7.7/10万,接近发达国家的发病水平。因此,为了能够正确预防及治疗胰腺并,定期身体检查非常重要。

  肝胆胰研究所教授秦仁义教授说,胰腺疾病的增多与现代生活中不良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急性胰腺炎大部分是由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诱发,现代人在外应酬、聚餐次数增多,大量饮酒、暴饮暴食都成为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因素。胰腺肿瘤的高危因素有很多,但是,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及现代人群中常见的肥胖是主要诱因。

  同济医院胆胰外科的手术数据显示,近半年来在胰腺手术中,1/3的患者是曾经在别的医院做过手术又不得不进行再次手术的。

  秦仁义教授介绍说,胰腺手术是腹部外科里难处理的一种,这是因为胰腺周围器官复杂,大血管多,手术时很容易引起大出血而导致患者死亡。

  胰腺手术“起点”非常高,需要医生有很娴熟的处理技巧,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都要充分考虑,患者在选择手术医院时一定要慎重。

  常规体检时,腹部B超的项目多以肝、胆、脾为主,很多人忽视了对胰腺的检查。秦仁义教授说,胰腺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出现症状时多为中晚期,好的预防是体检时做个胰腺B超。

  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人,如果上腹部疼痛,出现黄疸、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或突发糖尿病,要留意是否患上胰腺肿瘤。有胰腺癌、胰腺息肉家族史的人要定期体检。预防胰腺疾病关键是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如减少外出应酬的次数、降低高脂饮食的摄入、不暴饮暴食等。

  做B超检查除了能够发现胰腺病之外还能查出哪些疾病

  在临床应用方面,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由于图像富于实体感,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所以应用超声可以早期明确诊断。例如:眼科诊断非金属异物时,在玻璃体混浊的情况下,可显示视网膜及球后病变。对心脏的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粘液病的非浸入探测有特异性,可代替大部分心导管检查。它亦可用于小血管的通断、血流方向、速度的测定可广泛应用。

  早期发现肝占位性病变的检出已达到1厘米水平。还可清楚地显示胆囊总胆管、肝管、肝外胆管、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等等。B超检查能检出有否占位性病变,尤其对积液与囊肿的物理定性和数量、体积等相当准确。对各种管腔内结石的检出率高出传统的检查法。对产科更解决了过去许多难以检出的疑难问题。如既能对胎盘定位、羊水测量,又能对单胎多胎、胎儿发育情况及有否畸形和葡萄胎等作出早期诊断。

  (1)胆结石

  B超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高达90%以上,能发现直径只有3mm的结石。胆管结石因受肠道气体的干扰,诊断率虽不如胆囊结石,但可以看到因胆管结石而引起的胆管扩张、管壁增厚等改变。

  (2)胆囊炎

  胆囊炎症会引起胆囊的大小和囊壁的改变。急性胆囊炎时B超可见胆囊增大、囊壁弥漫性增厚;慢性胆囊炎时,胆囊胀大或萎缩、壁增厚、边缘粗糙。

  (3)胆道肿瘤

  胆囊良性肿瘤B超图像表现为半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较光亮的团块,结构均匀;恶性肿瘤的团块形状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胆囊壁增厚,凹凸不平;胆管癌的声像图表现为胆管中边缘不规则团块,肿块上方胆管常扩张、增粗。

  (4)胆道蛔虫病

  B超图像显示条状的与胆管平行的蛔虫光带,甚至可以看到蛔虫的蠕动。

  (5)阻塞性黄疸

  正常的肝外胆管内径一般小于6mm,左右肝管的内径小于2mm,如B超显示大于上述数值即提示胆管有阻塞、阻塞上方的胆管显示扩张增粗,因此可确定梗阻的部位,有时还可提供阻塞的原因是什么。

  B超能检查出什么

  B超出了可以检查出以上项目之外,对于我们常见的疾病也能够准确无误的检查出来。一般常见的胆结石和胆囊炎它的诊断率也是极高的。以下,我就一起看看B超对其他部位的检查效果。

  (一)血管疾病

  运用10MHz高频探头可发现血管内小于1mm的钙化点,对于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还可利用血流探查局部放大判断管腔狭窄程度,栓子是否有脱落可能,是否产生了溃疡,预防脑栓塞的发生。彩超对于各类动静脉瘘可谓佳诊断方法,当探查到五彩镶嵌的环状彩谱即可确诊。

  对于颈动脉体瘤、腹主要脉瘤、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包括下肢静曲张、原发生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运用彩超的高清晰度、局部放大及血流频谱探查均可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二)腹腔脏器

  主要运用于肝脏与肾脏,但对于腹腔内良恶性病变鉴别,胆囊癌与大的息肉、慢性较重的炎症鉴别,胆总管、肝动脉的区别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对于肝硬化彩超可从肝内各种血管管腔大小、内流速快慢、方向及侧支循环的建立作出较佳的判断。

  对于黑白超难区分的结节性硬化、弥漫性肝癌,可利于高频探查、血流频谱探查作出鉴别诊断。对于肝内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囊肿及各种动静脉瘤的鉴别诊断有较佳诊断价值,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也可通过内部血供情况对探查作出区分。彩超运用于肾脏主要用于肾血管病变,如前所述肾动静脉瘘,当临床表现为间隔性、无痛性血尿查不出病因者有较强适应征。

  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常用病因之一──肾动脉狭窄,彩超基本可明确诊断,当探及狭窄处血流速大于150cm/s时,诊断准确性达98.6%,而敏感性则为100%。另一方面也是对肾癌、肾盂移行癌及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三)小器官

  在小器官当中,彩超较黑白超有明显诊断准确性的主要是甲状腺、乳腺、眼球,从某方面来说10MHz 探头不打彩流多普勒已较普通黑白超5MHz,探头清晰很多,对甲状腺病变主要根据甲状腺内部血供情况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其中甲亢图像为典型,具有特异性,为一“火海征”。

  而单纯性甲状腺肿则与正常甲状腺血运相比无明显变化。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介于两者之间,可借此区别,而通过结节及周围血流情况又可很好地区分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所以建议甲状腺诊断不太明确,病人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者可做彩超进一步明确诊断。 乳腺彩超主要用于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鉴别诊断,而眼球主要对眼球血管病变有较佳诊断价值。

  (四)前列腺及精囊

  正因为直肠探查为目前诊断前列腺佳方法,所以在此特地提出。此种方法探查时把前列腺分为移行区、*区、周围区,另一部分前列腺纤维肌肉基质区。

  移行区包括尿道周围括约肌的两侧及腹部,为100%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发源地,而正常人移行区只占前列腺大小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