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食物合理摄入

人体血液的正常pH值为7.4,呈微碱性,这是机体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最佳条件。可是食物能影响血液的pH值。当食物成分在体内参加新陈代谢反应后,如果生成酸性代谢产物,则影响血液pH值偏向酸性,这类食物被称为成酸食物。如果长期大量进食这类食物,就有可能使血液中pH值保持酸性,形成酸性体质,不利健康。酸性体质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有70%的疾病易发于酸性体质的人群。酸性体质的儿童,钙的消耗量也会增加,龋齿发生率高,并且烦躁多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能力差,容易发生精神障碍,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和学习。

相反的一类是碱性食物,它们在体内容易生成碱性代谢产物,能中和、抵消成酸食物的影响,使血液保持正常的微碱性,防止形成酸性物质。

成酸食物有大米小麦、肉类、蛋类、食糖和酒等,成碱食物主要是海藻、蔬菜、水果等。酸味水果属于成碱食物,这是化学上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水果含有的有机酸是碳氢化合物,在体内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生成酸性代谢产物,因此不是成酸食物。

把常吃的食物区分出酸碱性并不难。富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糖、酒、米、面、肉、蛋、鱼等食物,由于其在体内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者结合就会形成酸性的代谢物,所以这些食物属于酸性食物;而水果、蔬菜以及豆制品、乳制品、菌类和海藻类等食物,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代谢后会生成碱性氧化物,因此这些食物属于碱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