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心脏的病理变化如何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的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主神志。所以心脏若发生病理变化,首先亏损的是阳气方面,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因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太阳,就是说心中之阳气,内洞,即是空虚之意。此形容心中阳气的衰竭。心气不足或心阳虚损,是引起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金匮要略》说: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阴弦”即指寒邪气盛,

"阳微”即指阳气虚少。阳虚为因,阴盛为果。因此《巢氏病源·胸痹候》有: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巢氏病源·心痛候》中又有:

"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心既主阳气,又主血脉,阳气有亏,或导致血行不畅,或导致阴血虚损,或导致气血阻滞,出现此中之一,均可导致心痛发作,或心悸怔忡。就像《证治准绳》所说:

"血因邪泣(同涩)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虞天民在《医学正传》也说:

"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日污血冲心”。血因为邪涩而痛的,属于血滞;因为邪胜血虚而痛的,属于血虚;因为污血冲心而痛的,属于血瘀,临床上对此各有其见症。神志既存在于心血中,那么不管属于血滞、血虚,血中哪一种病变,都会引起神志不宁,邪热入于血分时,特别明显。与之相反,神志先病,然后影响心脏的阳气或阴血病变的,也很多见。所以《证治准绳》有:"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心虚矣。心虚则邪干,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