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 这个时间千万别忘记出门踏青
清明来了,在清明这天全国各地都各种各样的一些习俗,有些习俗已经流传了千年。在清明节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在这个时间段养生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忽视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清明的内容,就看下面的详细介绍吧。
在清明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出门踏青,因为在清明左右天气一般都是很好的,温度适宜,这个时间出门看看自然的风景会很舒服。清明时节很多的花也开了,像是油菜花、梨花、桃花等,风景很优美,踏青能让人的心情舒畅。
放风筝的习俗。明期间如果出门,放风筝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对于小孩来说放风筝很有意思,对于成人来说放放风筝则能帮助锻炼身体,缓解颈椎不适。古时候放风筝还有驱邪的作用,人们认为放风筝能够带来好运,赶走疾病。
扫墓也是很多人在清明节都会做的一件事情,一家人一起到墓地,把墓地简单的打扫一下,去一下杂草。带上一些祭品,然后烧纸。扫墓的时候也是我们缅怀先人的时间,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并且珍惜现在的生活。
蹴鞠。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蹴鞠在唐宋时期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1、清明节如何养生:烧纸钱时护好眼
“扫墓时一般要焚烧纸钱,但这会产生烟灰,容易对眼睛造成意外伤害。”一旦焚烧后的烟灰、空中飘飞的粉尘进入眼睛,就会引起眼部过敏、角膜炎、结膜炎等症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用清水或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冲洗眼睛,简单处理后到眼科就诊。
扫墓时不要戴隐形眼镜,避免粉尘进入隐形眼镜内部,对眼睛产生刺激引发炎症。并且,焚烧纸钱时不要过于靠近,以防烟雾刺激到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