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5万家灯火栏目:纪小龙讲体温与健康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人体就一个正常体温,为了好记我们就知道是37度,其实这个温度不是这样的,人体不同部位量出来的体温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专家是如何讲解的,我们的体温与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体温与健康的关系

  人体正常体温

  人的正常体温为36℃~37℃(腋窝)。专家提出了更精确的范围:理想体温是36.5℃~36.8℃。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凌晨2~6时体温低,午后1~6时高,波动一般不超过1℃。

  恒定的体温让我们能够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生存,但不同人群的体温略有差异。儿童体温略高,可达36.8℃~37℃;婴儿和老人的体温较低。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育还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女性的平均体温比男性高约0.3℃,还会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正常女性的基础体温以排卵日为分界点,呈现前低后高的状态,也就是“双相体温”。排卵前,孕激素少,体温一般为36.2℃;排卵后,体温急剧上升,增幅可达0.3℃~0.6℃,使基础体温升至36.7℃左右。贫血的女性体温较正常血色素的妇女低 0.7℃,产热量少13%。

  36℃是健康警戒线

  一天中,体温低的凌晨时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郁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发生在这个时段。下午体温较高,也是身心状况佳的时候,以下几种体温奥秘与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强

  正常的体温意味着基础代谢率正常,血液中充满新鲜氧气和养分,能提升白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增强免疫力。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下降12%左右,免疫力会下降30%左右。

  低于36℃:身体出现危险信号

  体温低于36℃时,身体就会颤抖以产生热能,且伴随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现代女性中,由于压力增加、不爱锻炼、睡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体温下降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白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风湿病等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低于35℃:对老人致命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走路困难,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易出现,秋冬季发生低体温的老人约占10%。当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容易出现心跳骤停。体温降低至32℃时,寒战消失并出现昏睡;降至28℃时会出现室颤,终可致心脏停搏;降至25℃时,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微弱;降至20℃时,心脏将停止跳动。

  本期嘉宾介绍

  纪小龙

  男,江苏句容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病理科主任、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纳米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国内11家杂志的副主编、编委以及美国《环境肿瘤病理杂志》编委,全军解剖学组织胚胎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全国全军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1993年始享受*特殊津贴。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江苏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