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 中医炙法保健的历史文化
在我们治疗及保健身体的方法里还有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艾灸疗法!我们可以用艾灸保健养身,也可以用它来治疗一些疾病,像头痛、晕眩、扁桃体发炎等都可以通过艾灸来治疗。中医艾灸是古代医者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应该学习了解这些文化。
艾灸的保健和几种常见病的预防
艾灸疗法不但能够治疗一些疾病,还能够预防病症的发生。用艾灸来提高身体素质,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方法,被我们称为“保健灸”。保健灸常使用的穴位是足三里、三阴交、命门、神阙、气海、关元、膏肓、中脘、大椎、肾俞、脾俞等。这里仅介绍几种预防常见病的灸法:
中风
灸足三里、绝骨。以灸法预防中风,《针灸大成》就有记载:“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有灸疮为妙。”这种灸足三里、绝骨预防中风的方法,目前仍继续使用,临床上用艾炷直接灸,或用艾条雀啄灸均可。一般不用瘢痕灸。
感冒
灸风门、足三里。据日本代田文志《针灸临床治疗学》记载,当日本人到了十七、八岁时,常灸风门以预防感冒。国内亦有报道,在流感流行期间,某学校1055人中,因病假不能上学者达407人(占38.5%),后以足三里施灸进行预防,施灸组一个班的发病率仅30%,而对照组一个班的发病率高达97%,表明施灸有显著效果。
传染病
灸足三里、大椎。灸法预防传染病,古书早有明确记载。如《千金方》中就有用灸法预防疟疾等传染病的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据实验观察,针刺足三里、大椎穴,可使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增强机体防御免疫能力,防止各种传染病的侵袭。
咳嗽、气喘
灸肺俞、风门、膏肓俞、足三里。《针灸临床治疗学》认为,灸风门、膏肓可以增强全身的抵抗力,故长到十七、八岁时,都要灸此二穴。作为预防措施,可配足三里,以增强全身的防御免疫机能。
脾胃虚弱
灸神阙、中脘、足三里。神阙为保健灸之要穴,用于防治胃肠病效果更佳。日本有人观察使用神阙隔盐灸,防治各种胃肠病117例,效果良好。临床上也可用温灸器或其它灸法。
先天不足、幼年多病、虚劳诸损
灸大椎、膏肓俞、百劳(第五颈椎旁开1寸处)。《行针指要歌》:“虚劳,须向膏肓及百劳。”《千金要方》谓:“膏肓俞无所不治。”“此灸令人阳气亢盛。”故此穴为全身保健灸用穴之一。大椎为诸阳之会,灸之可振奋阳气、固本培元。故此三穴常用于防治先天不足、虚劳诸损等证。
妇科病(月经不调、胎位不正、带下、不孕等),灸三阴交、足三里、关元。据《针灸临床治疗学》记载,日本人到二十四、五岁时要灸三阴交,称为下毒之灸,妇女为调理阴血,亦必灸三阴交。关元调理冲任,足三里健脾胃,养阴血,二者同为保健灸之要穴,又为防治妇科疾病之常用穴。
艾灸的作用还有很多,这些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我们的身体,艾灸还可以调节肠胃蠕动,促进消化,保护及改善血管收缩等,增强我们抵抗病菌的能力。人体以阳气为本,得其所则体强而寿,失其所则体弱而夭。《扁鹊心书》云:“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灸法有温阳培元之功,阳气充足,气血旺盛,正气内存,卫外有权,故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中医炙法保健的概念
灸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般所说的针灸,是针法与灸法配合使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灸、灼、烧之意。所谓的炙法,是利用艾绒、某种易燃材料或利用某种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烧灼、熏熨、贴敷、借炙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以刺激身体的一定穴位、患病部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炙法的特点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对于使用针刺、药物等方法治疗无效果或效果不理想的病证,采用炙法,往往可收到较满意的疗效。在防病保健方面,炙法的使用,也具有较悠久的历史,如《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腕、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炙法的源流
传说“遂人氏”教人类钻木取火,火作用于人体则具有消除寒冷、温通血脉、舒展筋骨、解除疲劳等作用,所以人类是在无意识地接受医疗,这无疑是间接的保健炙。原始人使用火日益频繁,接触火时,火星溅到身体某处而灼伤,但去减轻或消除了某种疾病的痛苦,人们雇了这个灼伤的部位,当这种疾病再发时,试探性点燃枝条烧灼该部位,症状同样消除或缓解。这些疗疾的零星经验,日积月累,便逐淅发展为灸法。
现存文献中早的古医籍当属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其中《足臂十一脉灸径》和《阴阳十一脉灸径》主要论述十一脉循行、主病及灸法。另外、尚有《脉法》、《五十二病方》等,其成书年代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先秦时期的医著。以上出土的四种古医帛书,详载了古人对于灸法的研究及应用,书中除艾灸外,并有隔物灸、加药灸等。灸法在当时已能治疗足小趾废、产聋、目痛、腰痛、肝痛、心痛、乳内廉痛、等近百种不同疾病。
战国至秦汉之际成书的《黄帝内径》,其中也有大量有关灸法的记载,如《灵枢。官能》说:“灸之则可,刺则不可,气盛泻之,虚则补之。”《素问。骨空论》也云“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大风汗出,灸譩譆。”《素问。血气形志论》则运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以上中见该书问世之前,灸法治病已相当盛行。
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大力但导灸疗治病,并采用灸法治疗某些热证,发展了灸法的临床适应范围。他注重灸量,施灸壮数可多达几百状。孙思邈还将艾灸与药物相结合用于临床,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中载有隔蒜灸、豆豉灸、黄醋灸、隔盐灸、黄土灸等等。在当时已有专职的“灸师”之称,如韩愈诗云:“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此时灸法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宋朝时,宋太祖曾亲自为太宗皇帝施灸,《宋史》:“太宗尝病亟,帝往观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也取艾自灸。”此事后人传为佳话。宋,王执中则著有,《小儿明堂灸经》、《膏盲腧穴灸法》、《西方子明堂灸经》等灸疗专著,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形成了独特流派,丰富了灸疗学的内容,此外宋代的针灸医籍中还有许多关于“天灸”、“自灸”的记载,就是利用某些刺激性药物,如毛茛叶、白芥子、旱莲草等贴敷于有关于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方法,它是不同于温热刺激的另一类灸法,宋朝的医家,对于灸法有很多创新和发明,著述也颇多,可谓灸法的全盛时期。
在明初成书的〈寿域神方〉中记述了艾卷灸法,这种方法后来发展为药末与艾绒混合制的艾卷熏熨的“雷火神针”及“太乙神针”等灸法。以后又产生了“桑枝灸”以及用桃木为灸料所谓“神针火灸”这些均可认为是古代灸法和熨法的结合运用。此外,当时还发明了灯火灸,即用灯草蘸油点火在病人皮肤上直接烧灼的一种灸法,还有用铜镜聚集日光作为施灸热源的所谓“阳遂灸”。
到了清代,在施灸方法上也有所创新,出现了针烧艾灸,隔面碗灸、磁缸灸等。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灸法也有很多创新和发展,诸如“燎灸”、“硫磺灸”等等,另外,还产生了一些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灸疗器械,如:“电热灸疗仪”、、“激光针灸仪”、“热流喷灸仪”等,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灸法的内容,而且对灸法治病防病作用原理的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
灸法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我国古代人民从病痛中发现及医者们的治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付出了多少代人民的生命啊!灸法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当前,灸法与针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为实现2000年全球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已将其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民间疗法之一,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医生来我国学习此术,并在世界(早在公元541年针灸术即已传入朝鲜半岛,公元562年传入日本)各地传播使用,灸法及国之瑰宝,其广泛使用,必将会对全人类的身体健康、卫生保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艾灸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从古代就开始出现的治疗及预防的方法。从上文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艾灸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保健身体,希望本文能为大家带来启发,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