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后的反应需要注意
今天小编跟大家说说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不要以为艾灸完了就没事了,就算是艾灸之后我们也要注意艾灸反应等问题,中医艾灸的穴位也是需要我们了解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施灸,保证自己的健康哦!
艾灸后注意事项
1、一般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灸后排毒。
2、在我们施灸之后要注意别受凉感冒,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在室内也很容易感受到寒风,在施灸前就要保证室内的温度,施灸后要把身上的汗水擦干再出门,也不要施灸后就立刻洗澡,这样很容易染上风寒。
3、施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
4、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5、艾灸的时间,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
艾灸后的不同反应代表不同疾病
1、发烧
发烧一般会发生在第一次施灸的人身上,如果发烧了,不要着急心慌,多喝点水,好好休息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你还是不放心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利用艾灸刮痧杯刮痧,这能让你很快退热,把火气降下来。
2、拉稀
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道有问题,或者应该注意有肿瘤发生。
3、小便多
有些人艾灸后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不用担心,这些现象都会慢慢消失,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是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4、 出汗
是皮肤排毒的一种体现,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5、出红疹
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会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6、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
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自己寻找出路。
7、上火
艾灸很容易会使我们上火,一些人艾灸之后会口干舌燥,然后自己就会胡思乱想,心里焦急,这样会使自己的火气更加旺盛,上火是艾灸的一种正常反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时只需要多喝水,保持心情愉悦就可以了。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8、 失眠
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中医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中医认为,湿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一种病因,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湿邪就会侵犯人体,无论是外湿还是内湿,都会让人产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胀、嗜睡、犯困等症状,而艾灸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能够治疗湿邪带来的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5、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结语:在我们进行艾灸时,不管是施灸前的准备工作,还是艾灸时,施灸后的情况都需要我们注意,并不是只关注施灸就可以了。针对施灸后的不同反应我们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出原因,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对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