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烫的食物会怎样?吃太烫的食物有什么坏处
平常吃的食物大多数都是煮熟的,这就免不了吃到很烫的食物了,特别是火锅之类的,那么问题来了吃太烫的食物会怎么样呢?有什么坏处呢?下面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吃太烫的食物会怎样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所以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左右,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过烫的食物温度在70—80℃左右,在接触到这些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幸好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非常丰富,受伤的组织会及时的脱落、增生、修复,所以偶尔一点点的轻伤可以很快恢复。
经常吃烫食的人,口腔、食道黏膜在不断的热刺激下,一直重复着上面的修复过程,黏膜也就不停地增生增厚。增厚了的黏膜对热刺激的反应逐渐降低,可爱吃烫食的人却一直追求感受到饭食的高温度这件事,如此陷入一个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要吃烫食的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黏膜接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就会逐渐引发口腔溃疡、食道溃疡和食道炎等问题。
同时,修复次数过多,增生细胞过多,会使细胞发生恶变,食管黏膜上皮的表面就会出现癌肿,随着癌组织的不断壮大,癌肿侵占食道的空间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很多患者都是感到吞咽困难或有异物感,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是食道肿瘤。
另外,由于饮食过烫,为了缓解烫的感觉,大家通常会让食物在口腔中快速倒几下,囫囵吞枣地咽下去。而热爱烫食的人每顿饭都是如此。这会让食物在口腔还没充分咀嚼并与唾液混合,就进胃了,加重了胃的负担,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胃溃疡、肠胃炎等疾病。
其实,并不是烫的食物才能使人体温暖,只要吃食物就会增加热量。据*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的一项报告指出,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有损肠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和体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缓肠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寿。并且过烫的水对人体会损伤牙齿的珐琅质,还会强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日常饮食以还是接近体温为宜。
这样吃饭易得食管癌
1无辣不欢
辣条、辣椒、辣酱很多人都爱吃,但是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从而使黏膜炎症和细胞核酸代谢受影响。所以长期反复的辛辣刺激,增加了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2爱吃烫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可能是“烫”出来的。比如,我国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人们爱喝“功夫茶”,也是趁热饮用的;而移居到新加坡的福建人后裔,仍有喝热饮的习惯。这些地区人的食管癌发病率就高于哪些不喝热茶的地区。
不论是口腔还是胃肠道黏膜上皮,抑或是食道内壁,其正常耐受的温度在40℃-60℃,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热刺激,就容易发生损伤,更可能烫伤。长期反复刺激,人体食管“黏膜屏障”被破坏,会使得水肿的黏膜发生异形性改变、不典型增生,最终导致癌变。
3爱吃腌制食品
有研究表明,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当地人亚硝酸胺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亚硝酸胺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腌制品、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霉变食物、隔夜饭菜等食物中。长期食用亚硝酸胺含量高的食物的人群,更容易患食管癌。
4喜吃夜宵
有研究显示,进食到睡眠的间隔时间太短会增加胃酸返流发生的几率。而胃酸返流不仅会带来“烧心”的不适感觉,而且也会损伤食管。食管黏膜如果长期处于胃酸的刺激下,就有可能产生所谓的“不典型增生”,逐渐发展为癌前病变,进而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饮食五个宜
宜七分饱:每餐进食量要少,七八分饱即可,忌暴饮暴食。此外,三餐要定时,进食过程中尽量做到细嚼慢咽,使食物得到充分消化。
宜鲜宜淡:食物一定要新鲜,不吃过期或放置过久的食物。烹饪食物要清淡,不吃油腻、重口味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宜软宜缓:选择的食物要容易消化的,烹饪时要蒸煮熟透,使食物松软易消化,少吃烘焙、烧烤、质硬的食物,以免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加重胃肠负担。进食速度要缓慢,细嚼慢咽有助消化,不可狼吞虎咽。
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冬季运动最好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行走、太极、慢跑等。
远离烟酒:酒精对任何黏膜都会有强烈的刺激,如果饮酒的过程中抽烟,还会将烟草中的致癌物从口腔及咽喉部带入食道。当酒精刺激黏膜导致充血时,烟草的致癌物质会加剧对黏膜的刺激。因此我们要尽量远离烟酒,让食道与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