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浅谈太极拳刚柔关系的运用

  在太极拳的学习与练习中,对于“刚与柔”关系的理解与把握,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对于学好太极拳有着重要的作用,关如何理解太极拳中刚与柔的关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关于太极拳刚柔关系的叙述,早在之前前辈们就已经做了相关的介绍。

  在陈长兴、陈鑫《拳论》中,太极拳的刚柔已有详尽精辟的论述。但有大多数人都以拙力相持,不知“己根欲固,彼攻愈烈,自然之理也”,与太极拳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之理相悖,背道而驰,失去太极拳不丢不顶、内外浑然一圆之根本。

  什么是太极拳的刚柔?简言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

  太极拳的刚是藏在柔中的,正所谓刚柔相济,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柔”,《拳论》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可见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

  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动作讲究缓慢,姿势要求柔软,往往给不知道太极理论的人造成一种错觉--“太极软绵绵的,是老年人练的,只是花拳绣腿,根本不能用于击技”。

  要知道柔软只是练太极拳的手段而已,不是它的终极目标。这和练“一指禅”、“单掌击石”等功夫,一开始就让你静坐、站桩聚敛内气是一个道理,功成后的威力不言而喻。

  所以说,对于太极拳来说,柔软的学习也是一门基本功,初学者需牢牢掌握。

  太极拳的练习,第一步就要去僵求柔,彻底摧毁人体长期养成的拙劲、蛮力。例如人要拿起一个重物,就得用拙力,日久就养成了鼓劲拿重物和举重的习惯。

  鼓劲实际上是努劲,在太极拳术语中就叫拙劲。在太极拳练习中,起步就要求身体放松,动作慢、缓、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全身放长产生弹簧劲,才能引动体内之真气,使内气鼓荡于周身。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程度?陈鑫《拳谱》规定:“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塌腰,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开胯屈膝;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首先让人们在意识上通过相反方向的拉开,使身躯有放长的感觉;进而又让人们顶劲虚领,松胯塌腰,使背部得以拔长;沉肩坠肘、松腕实际上从肩与肘的放长、肘与腕的放长使整个手臂得以放长;开胯屈膝是腿部的放长。

  每个人都知道、前臂、大臂、小腿、大腿是由骨骼组成的,没办法拉长,但连接它们的腕部、肘部、肩部、胯部、膝部等关节处都是筋连接的,为何能拉长?通过有形的拳架动作套路,以一念代万念,达到心静如水、意气平和,放松的动作配合呼吸,意到气到,才使身体产生拉长的感觉。

  随着动作姿势的规范化,引得丹田之气愈来愈足,这种拉长、发胀、发麻、发沉、如灌水银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劲为何物?劲是内气充足在外的表现,这种劲不是拙劲,而是外似非常缓和、柔绵的拳势引得的内气散布于身体四肢的鼓荡。

  因此古人把通过规范的拳架加上意念,配合呼吸,引得体内先天真气 (丹田之气)在身体各部位鼓荡的过程,叫炼铁成钢的过程。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由此可以说专气至柔只是一个练拳的过程,不是太极拳的终目的。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结合、身心兼顾的运动,练到高级阶段,能做到意到、气到、劲到。练拳功夫深的人,中枢神经对末梢器官的反应和控制能力特别灵敏,到老年还能保持这种功能,微循环功能良好,不易得病,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它综合了各家拳法之长,结合导引吐纳,采用腹式呼吸,能在练拳时汗流浃背而不气喘,动作畅通气血。

  它也融合了以阴阳为基础的经络学说,成为内外双修,身心并练,将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为一的内功拳法。

  动作以轻柔入手,练劲养气,可缓可快,柔中寓刚,刚中有柔。太极拳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练习。

  经常练习太极拳,对於身心健康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达到健康的目的,所以说太极拳是现代人们修身养性、养生健身的一种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