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体检 常规体检项目以及相关检查报告
体检是一项以身体健康为目的的一项全方面的检查。但是,每个人的体检目的不同,从而检查的项目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检查项目有不同的检查结论,对于体检报告并不是谁都能看得懂。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具体介绍常规的体检项目以及相关的检查报告。
常规体检项目
一般常规的检查项目具体分为内科、外科,每个科室所检查的项目及目的都是有所不同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些常规的检查项目都有哪些吧。
① 一般形态:主要检查身高、体重、胸围差、腹围臀围等,对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评估营养、形态发育等一般情况
② 内科 主要检查血压、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神经反射等项目
③ 外科 主要检查皮肤、淋巴结、脊柱四肢、肛门、疝气等
④ 眼科 检查视力、辨色、眼底、裂隙灯,判断有无眼疾
⑤ 耳鼻喉科 检查听力、耳疾及鼻咽部的疾病
⑥ 口腔科 包括口腔疾患和牙齿的检查
⑦ 妇科 已婚女性的检查项目,根据需要行宫颈刮片、分泌物涂片、TCT(超薄细胞学刷片)等检查;
⑧ 放射科 进行胸部透视,必要时加拍X光片;
⑨ 检验科 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血生化(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蛋白等)、血清免疫、血流变、肿瘤标志物、激素、微量元素等检查;
⑩ 辅诊科 包括心电图、B超(肝、胆、胰、脾、肾、前列腺、子宫、附件、心脏、甲状腺、颈动脉)、TCD(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脑血管的血流情况)、骨密度等项检查。
为你解读你看不懂的体检报告
体检报告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本读不懂的“天书”,很多人在拿到自己的检查报告时,因为对于上面的数值看不懂,所以选择了丢弃。小编在此提醒大家,正确保存自己的检查结论,有利于下次体检时与之对比,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读一下这本“天书”中的奥秘。
血压与血糖
1、心静方可查血压
心脏跳动的快慢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随之血压也会发生波动,所以测血压时要保持心情平静。正常人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在90至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至90mmHg之间,
2、血糖水平因人而异
一般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为3.9-5.8mmol/L(70-110mg/dl),老年人血糖水平本身容易偏高,4.4-6.4mmol/L(80-115mg/dl)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情况下随机测定的血糖不应超过7.8mmol/L(140mg/dl)。当然,尿糖应该是阴性的。
肝功能
1、乙肝五项全阴性说明什么
乙肝检查五项全部阴性,说明过去、现在都未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应接受乙肝疫苗注射。另外,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目前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免疫力的获得或由于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而获得免疫。
2、大三阳、小三阳分别代表什么
大三阳是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表示病毒在人体内不断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伴有肝功能异常,应积极到专科医院抗病毒治疗。
小三阳是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表示病毒复制活动及传染性较弱。但少数病毒变异病人虽为“小三阳”,病毒仍进行复制,所以应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DNA多聚酶定性或定量检查,才能决定是否有传染性和如何治疗。
3、谷丙转氨酶异常说明什么
谷丙转氨酶是肝脏损伤灵敏的项目,需根据数值增高的情况受检者症状和全身检查结果来判断。当急性黄疸性肝炎时数值会明显增高,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和药物性肝损害及肝癌会轻或中度增高,体检中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常见的原因是脂肪肝。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1、全身各部位感染性疾病,可以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值发生变化,大多是增高;
2、白细胞降低:多见于病毒感染,建议复查,长期明显减少可见于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放射线的影响,使白细胞总数降低及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疾病,建议客人可短期复查;
3、红细胞、血红蛋白、红血球压积三者同时降低时,提示贫血,根据细胞的大小及染色分为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建议到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4、血小板减低可见于某些生理状态,如女性月经期。长期明显减低可见于全身性出血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白血病等。
血脂
血脂检查通常包括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这四项血脂指标中,危害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次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样也是心脑血管病致病的危险因素,这三项的指标若是高了,就需要小心提防了。
在人体内,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就形成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坏”胆固醇,如是它的指标高了,就成为危险的致病因子,所以是重点防范对象。
若是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可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仅不促进动脉硬化斑块的出现,还能抑制斑块的形成,把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运给肝脏来分解。也就是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脂四项中唯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是“好”的胆固醇,它的指标若是低了,才是致病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胆固醇有“好”“坏”之分。